重庆璧山青杠街道推进“河长制” 绘就生态画卷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8-01 15:50:41 编辑:李柯佑

夏日时节,漫步在重庆市璧山区青杠云居体育公园,璧南河畔,两岸锦绣,俯拾皆景。公园内,三五成群的市民悠闲地享受惬意时光……如今的青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迷人景象随处可见,这也是该街道认真落实“河长制”的成果体现。

近年来,璧山区青杠街道围绕“水质提升、环境改善、景观美化”的总体思路,按照“生态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的“两化”路径,创新“社会力量护河法”“河岸整治保护法”“区域污染治理法”的“履职三法”,在坚持河流河床河岸一体化保护、源头末端系统性整治和促进环境保护与民生福祉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聚焦“全员力量护河法”“头雁”带头干“群雁”齐跟上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作为青杠街道总河长,巡河已经成为青杠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健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不仅每周坚持巡河三次,还时常开展调研,紧盯问题整改,更是探索建立了“全员力量护河法”,带动群众一起护河、爱河。

“护河仅靠党工委、办事处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激发群众活力,用好社会力量。”为了激发“群雁”积极性,青杠街道整合各方力量、压实各类主体责任:推行“分片包干”制,任命各科室主任、辖区有河流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区域内河流的河长,分片包干落实巡河、护河、治河的责任,实行月度、年度考核,对履职不合格的河长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和扣发年终绩效;实施“党建引领”,选择党员担任“民间河长”,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组织巡河护河工作;推行“积分”制,对主动巡河护河的村民,实行加分考核,最后得分可领取礼品和兑换心愿;成立服务队伍,组建巡河志愿者服务队、河流垃圾清漂队,定期开展巡河等志愿服务活动,全覆盖清理河面上漂流的垃圾。

全街道落实河长23人,民间河长13人,河流清污1000余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多场次,300余村民获得积分奖励,全街道46.8公里的河流全面全程纳入监管,街道上下形成“共护共治共管”的良好局面。

聚合“河岸整治保护法”生态景观化景观生态化

日前,笔者在青杠街道大森村看到,一片面积30余亩的生态湿地里栽种着睡莲、水芭蕉、旱伞草等多种水生植物,不仅净化了水质,也成为了一处乡村好风景。

这只是该街道通过生态湿地建设打造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通过水岸共治,大量建设生态湿地,清澈的水流入河库改善了区域水环境。”青杠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河流污染严重的河段,河岸环境也更差,“破窗效应”较为明显。近年来,该街道认真领悟中央和市级河长制精神,创新推出一套“河岸整治保护法”,既美了环境,也清了河水。

按照“生态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的路径,青杠街道率先在璧山区推进湿地建设,在河岸栽种既能固土地,又起绿化、美化作用的美人蕉、草皮等花草;在河床边浅水里,栽种菖蒲、鸢尾等20余种水生植物,吸污并美化环境;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清理河岸垃圾,整治环境卫生;对河岸进行合理规划和景观设计,修建石板路、中式亭阁、阳光沙滩,打造环境优美的生态湿地公园。

“环境好不好,要老百姓说了算。”目前,璧山区青杠街道已建成430亩生态湿地,改善了河流水质,避免了因河岸污染所导致的河流二度污染,原本环境较差的河岸蜕变成了环境优美的生态湿地公园,成了群众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对这一举措大家都赞不绝口,深感重新变好的河水河岸来之不易,更加自觉维护好、保护好现有环境,形成了良性循环。

聚力“区域污染治理法”源头管控严末端治理好

山清水秀,是乡村本应有的美景。

“河美水清,才能换来山清水秀。”青杠街道河长办工作人员认为,在加快生态振兴中,首要的是要把乡村的河流和水治理好,还乡村河水清清的美景。

其实,治河并非只是治理河流,而是得从源头上进行治理,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乡村的人居环境,土壤污染,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都是河流和水的重要污染源。如果这些污染源不堵住,实现河水清清就是一句空话。

“治病要治本,刨树要刨根。”青杠街道河长办工作人员始终聚力于发现污染河流的源头,在走访调研中发现污染源主要来自河两岸的规模畜禽养殖粪水、工业污染、农作物种植中化肥、农药的过度施用等。但是阻断污染源成为最令河长办工作人员头痛的问题,抱着必须祛除“病根”的决心,河长办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走进企业、下村调研、现场走访,终于探索创新出“河内吸污,河外截污,面源减污,区域除污”的“区域污染治理法”。

河内吸污,即通过在河床栽种能够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利用植物吸污,还包括在河岸栽种能够固定水土的花草植物,防止雨水冲刷导致污泥对水质的污染。

河外截污,即通过对河两岸的工业污染、畜禽养殖、生活污水等污染源实行“截流”,切断污染路径。

“截污一定要敢啃硬骨头。”街道辖区内的某公司作为重点排污企业,乱排乱放屡教不改,街道负责人就带头蹲守一周,抓其“把柄”以儆效尤,并现场督导100余家重点涉水企业修建排水设施以及污水管网建设,他的亲历亲为让企业无话可说,直接阻断重点污染源。同时,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依法对养殖场进行了关停和雨污分流;修建污水处理厂(站)集中处理城镇和企业排污;修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全部达标后再予以排放。

面源减污,主要是指减少农作物种植、山坪塘等养鱼造成的污染。在面源污染的治理中,青杠街道探索出较为有效的方法:一是对农作物施用化肥、农药进行减量,对地里丢弃的农膜进行全面清理;二是对蔬菜基地等化肥施用量较多的成片区域,建设生态湿地实现水质净化。三是对区域内所有的山坪塘均依法解除承包合同,对肥水养鱼全面禁止,实行清水养鱼。同时,对山坪塘和养鱼池内的水质进行治理。

区域除污,即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清理污染源、治理污水。青杠街道一起对河两岸院坝边、竹林下多年堆积的存量垃圾,进行了全面清运。对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运处理,并在村里组建专职清扫队,清扫公共区域的垃圾,清理田间地头的薄膜。对农民集中居住区的生活污水,修建污水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青杠街道拓宽了河长制的内涵,把巡河、护河、治河的职责延伸到了流域的综合治理中,璧山区青杠街道辖区内3座水库、78口山坪塘、16个养鱼池以及璧南河断面70%时间稳定三类水质,7条一级支流水质可达到三类标准,部分长年保持在二类水质,一个个湿地公园鸟语花香、绿意盎然,生态建设、河流治污都取得了较好成绩。(李勤、曾清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