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全面建成全域覆盖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7-11 16:31:15 编辑:珍珍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宣传思想工作盘活基层、打牢基础的重大改革,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

自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以来,重庆市江津区高度重视,成立江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整合各类资源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形成“1+30+301”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体系,成为基层群众广泛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百姓大舞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image.png
整合区文化馆资源,打造区级阵地。张渝/摄


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阵地全面建成

江津区坚持系统观念,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作为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一把手”工程,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作为一项全城联动、全民参与的系统工程。江津区积极搭建点多面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把群众聚起来,把服务沉下去,使之成为温润心灵、涵养情怀、培植信仰的精神家园。

江津区建立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中心、所、站三级贯通的体制机制。区级层面,江津打造了“四馆两中心一广场一舞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阵地:整合“四馆两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资源,建成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阵地。同时,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广场、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群众舞台。

镇(街道)、村(社区)层面,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建设标准,打造圣泉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浒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杜市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广场、龙凤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多个示范阵地。推动各镇(街道)建成30个文明实践所,村(社区)建成301个文明实践站,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全覆盖。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中,江津区坚持“不另起炉灶、不到处折腾”的理念,积极组织各镇(街道)、区级各部门整合阵地资源,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本着“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的宗旨,以综合利用阵地资源为基础支撑,对便民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等阵地重组优化,统筹党建、文明实践、基层治理等工作,打造“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社会治理”综合体。通过加强运行管理,健全使用制度,提高综合使用效益,有效推动功能、力量和活动的联动集聚。


image.png
江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广场。张渝/摄


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拓展“遍地开花”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就延伸到哪里,宣传教育就渗透到哪里。

江津区坚持多维度出发,编织多层次、宽领域的“阵地网络”,有力拓展基层站点,延伸文明实践的“最大半径”。依托群众相对集中的自然村落、广场院坝、文化中心户、公租房小区、工业园、爱心图书室、景区景点、活动中心等打造文明实践点,配备必要的标识标牌、活动设施及相对固定的专职管理员,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整合“小马工作室”、郭明义爱心团队、“何婆婆工作室”等,按照受众人群不同年龄阶段喜好特征,差异化打造学习培训项目。盘活商圈、景区、窗口单位等资源,广泛设立有人员、有项目、有管理的文明实践点,构建“15分钟服务圈”,让群众能够就近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盘活独有资源,打造江津特色阵地,延伸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精神粮仓”。向群众免费开放聂荣臻元帅陈列馆、聂荣臻故居、陈独秀旧居陈列馆、江津区烈士陵园等19个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挖掘中等师范教育历史价值和经验,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二陆军医院”打造全国首个中师陈列馆,全面展示我国中等师范教育百年历史辉煌。

将“线下”阵地和“线上”阵地建设相结合,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构建“线上线下同步、资源互通互惠”的“云上”阵地,切实把志愿服务送到群众指尖。今年以来,江津区搭建起“中心—所—站”三级云平台系统构架,注册志愿者10万余名,发布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210个,建立志愿团队278个,志愿服务总时长39.6万小时。


image.png
江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群众舞台。张渝/摄


用活阵地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舞台

文明实践浸润江津,文明之花处处盛开。江津区以“群众满意”为工作出发点,依托覆盖全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广泛动员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参与,用活阵地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舞台。

用活公益服务阵地,打造学习培训舞台。依托“四馆两中心”、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喜好特征,打造不同类别的学习培训项目。根据少年儿童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开办川剧传承、播音主持、糕点制作等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311个;根据成人兴趣爱好特点,开设广场舞、中国舞、素描等基础培训项目223个。

目前,全区每年通过学习培训舞台举办美术、书法、摄影、非遗展览700余场次,受益群众10万余人;每年组织开展生活技能大赛、文明礼仪竞赛、健康知识讲座等“新农村新生活”培训1500余场次,受益群众15万余人。开展车载流动图书馆“送书到家”服务,实现辖区内30个镇(街道)分馆“通借通还”一卡通服务。

用活文化广场阵地,打造群众文化活动舞台。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广场、双拥广场、农村院坝、“三下乡”流动舞台等,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设计文化活动项目480余个,每年开展“文化进万家”“四季滨江”等文化惠民活动3000余场次,变群众“出门找乐子”为文化“上门送大餐”。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开展白沙闹元宵、清明祭英烈、李市山歌、塘河婚俗等传统文化活动。打造“书香浸润江津城·经典诵读新时代”品牌,创建“有声图书角”,自办“农民广播站”。把文化舞台设到农家院坝、田间地头,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盛宴。

用活红色革命景点,打造爱国教育舞台。打造“聂帅精神进校园”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每年招募学生志愿者讲解员2000余人,变“老师讲”“讲解员讲”为“学生志愿者讲”,每年开展活动500余场次,观众15万余人次。推出“聂荣臻元帅生平事迹展览”等60余个专题展览,参观群众10万余人次。

江津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江津区将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引导各镇(街道)结合实际,按照“一所一品牌、一站一亮点”思路,打造一批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并通过秀一秀、评一评、比一比,进一步让党的声音有宣传、群众困难有帮扶、文化活动有依托、志愿服务有队伍。(张渝、蒋传靖、杨媚媚、胡缤心/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