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看黔江㉔】火石垭 会说话的百年老街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7-06 11:36:50 编辑:珍珍

在黔江区石家镇火石垭村境内,有一条百年老街,老街不大,从街头走到街尾在当地人眼中也就一支纸烟的功夫。相传,这里曾是州府所在地,当地人在田地里劳作时经常挖出一些带火星的火石,因此得名火石垭。近日,黔江区融媒体中心“一村一品”大型系列报道采访组走进火石垭老街,听当地人讲述老街的故事。

image.png
火石垭老街新景

火石垭的由来

从石家集镇所在地出发,沿着一条S形的盘山公路朝新华乡方向行驶,约20分钟车程,就到了火石垭村。随行的石家镇政府工作人员邓江涛表示,要了解火石垭的来历,得去找村里年纪大的老人才能说清楚。

当日的火石垭老街显得有些冷清,脚下是磨得铮亮的青石板路,两旁是新建起来的小洋楼,间杂着几间古色古香的木质民居。采访组一行走在石板路上,寻找关于老街的过去。

清脆的脚步声惊醒了沉睡中的黄狗,打破了老街的宁静。随着“吱呀”开门声响起,老街的故事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86岁的龚道合老人是土生土长的火石垭人,在老人的讲述中,这条老街的过去也慢慢在我们脑海里有了一个轮廓。

在老人的眼中,火石垭的名字是有考究的,因其境内遍布被称为“打火石、火石子”的燧石而得名。当地村民在田地里耕作时,手里挥舞的锄头经常与地里的火石碰撞发出点点火光,在夜幕降临时犹如点点星光,照亮了一代代火石垭人的生活。

“不信你们拿锄头去附近的菜园子挖挖看,这种火石在我们这里可以说遍地都是,又因我们这里位于关口(小地名)过来的垭口上,所以取名火石垭。”龚道合告诉笔者,“可别小看这些火石,以前它的作用大着呢!古人将火石配以火刀、火绒取火。甚至古时打仗,士兵也使用火石打火引燃火炮导火绳,从而引爆弹药。如今在我们这里,还有不少老人使用火石来点烟。”

image.png
龚道合老人讲述老街的历史

相传曾为州府所在地

火石垭虽然如今只是石家镇内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但以前却是交通要道上的一个重镇。老街上被磨得光滑的青石板路就是古盐道,历来是“挑盐客”的必经之路,火石垭也因盐道而兴。在火石垭当地,火石垭曾为州府所在地的说法广为流传。

“以前是不是州府我不知道,但我小时候这里确实有衙门,还有一个万人坑,以前街上还有一块一人多高的石碑,上面刻着‘辉映河南’,相传为当时在这里办公的知县张九章所刻。”龚道合回忆道,“可惜后来那块碑被搬到附近的小学后,不知道什么原因损毁了,如今只留下放石碑的石墩还在。以前也听当地老人讲关于火石垭州府的往事,真实性还是很可靠的。”

据介绍,火石垭曾属酉阳管辖,如今这里街上还有衙门、正堂、附堂、刑场及堆放无人认领尸首的“万人坑”遗迹。当日,采访组一行人在龚道合老人带领下寻访到了这些遗迹。

据《黔江县志》记载,石家河乡(现石家镇)火石垭,原属酉阳土司辖地。酉阳“改土归流”时,设酉阳直隶州,领秀山、黔江、彭水三县。而酉阳实行州县合一体制,下设龙潭、火石垭两个分州和龚滩巡检司,为州的派出机构。知州驻州城酉阳,州同驻龙潭镇,巡检驻龚滩,州判驻火石垭。1912年7月,龙潭、龚滩、火石垭行政长官改称“分州知事”。1913年3月19日,酉阳州改为酉阳县,上述分州知事改称县佐。1930年1月17日,撤销分州。

image.png
衙门遗址

老街焕发新活力

站在曾经的衙门所在地,古老的房屋前是一棵碗口粗的红豆杉,房子的院墙大多是上吨重的石条所切成,在老房子的不远处,一条青石板路在太阳底下熠熠生辉。

相传火石垭老街曾经盛极一时,石板路的两侧曾经店铺林立,夜里也是灯火通明。“目前老街只有这短短的几十米还保持着原样,这条路是从郁山到黔江的盐道,不管是到彭水的大厂还是下酉阳都是必经之路,所以不论是赶集天还是平时都是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村民何成文告诉笔者。

image.png
万人坑遗址

在老街之外,有一块略高于老街的空地,这就是火石垭分州的刑场所在地。“万人坑里面至今还有不少骸骨!”龚道合指着不远处土坡下被树木掩映的天坑告诉笔者。原来,这里曾是商贾云集之地,附近经常有流匪,不少匪徒在这里被处决后尸首无人认领,大多都被扔进了这个被当地人俗称“万人坑”的深坑里。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个地质队的队员下坑进行勘测时,就发现了大量尸骸。

采访中龚道合老人表示:“过去的繁华已经成为历史,但未来的火石垭一定会发展得更好。”如今,数百年的老街在历史的沉淀中越加沧桑却也不失活力。站在老街的街头远眺,青青的百合苗像绿毯覆盖着火石垭附近的田野,掩映着农家、小河、村道、树林,如同画卷,美不胜收。目之所及,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意。(田丹、黄英、田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