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永兴:以“实心干事 科学作为” 踏出“三条强村路”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6-08 16:10:34 编辑:李柯佑

面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新的时代考题,宜宾市翠屏区永兴镇以“一领三建六助推”为工作思路,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一关键,多方入手探寻村集体经济增收道路,推动乡村振兴沉稳起势。

据镇党委书记郭逢梅介绍:传承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永兴坚持党建引领,以“实心干事、科学作为”为内在要求,在实践中走出了闲置变活水、撂荒变良田、致富人变引路人的“三条强村路”。

清家底,闲置资产用出强村路

原本在土堰村内因产权不明晰长期闲置的小学,经2021年产权重置后重新被村集体收回。村两委接手以后,通过招商引资,将名禾农业引进进来。把闲置资产变成助力当地产业发展的“金凤凰”。“仅此一项,今年的村集体收入就翻了一番。”土堰村党支部书记唐华贵说。

收回辖区内闲置建筑的产权,得益于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推进。一边是乡村振兴迫切需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一边是困扰村庄发展已久的“一笔烂账”。永兴镇坚持统筹兼顾、分类处置、方式灵活的原则,逐步清理。随着闲置资产的不断盘活利用,闲置的村小学、办公服务阵地等资产重新纳入规划,让沉睡资产价值变现、沉静乡村充满生机。

资产收回,让村集体能够“有米下锅”。截至目前,永兴镇通过公益事业改造一批,如八庙村闲置资产改建为老协会活动场所;集体经济使用一批,如中元村的闲置资产盘活为产业开发办公用房;市场运营开发一批,如永兴村的闲置资产进行租赁,年收入16000元。目前39宗闲置资产已全部盘活并正常使用,让大部分村迅速找到了“强村路”。

助春耕,代耕队种出致富路

作为三类村,玉峰村近年来遇到这样的窘境:劳动力不足、种植效益差、零散土地多、土地流转难。进城农民宁荒不转,出现农民身份改变而土地经营权不变的现象,撂荒地过多而村集体没有资源,成为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阻碍。

面对这一问题,玉峰村党组织书记金贵勤给出了她的解答方式。自2019年起,村“两委”发动群众,通过“合作社+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代耕队”模式,将撂荒地“全托管”给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从整田、集中育秧、插秧、病虫害防治到收割、销售,都将由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成立的代耕队“一条龙”负责到底。“截至目前,我们的代耕队已经复垦土地120余亩,队伍也从最初的5人扩充至31人。”金贵勤说到。

该模式的确立,不仅让撂荒地由荒变绿,群众在家中就业,更让玉峰村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代耕不仅是将撂荒地变为耕地,更要精益求精,将耕地利用起来”据了解,玉峰村目前已将200亩土地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其中撂荒地就占了100余亩,每年能为集体经济带来4.8万元的增收。

由村党组织引领,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制定方案,合作社具体实施,新型经营主体介入,通力合作解决土地撂荒问题;这不仅是维护粮食生产安全的最优解,更是带动农民集体双增收的上上策。除了带来集体经济的提升,累计还为农户增收4.3万余元。“其他村民看到了,也愿意将撂荒地打理起来,进一步解决了撂荒地的问题。”

反哺家乡,人才变身集体经济引路人

在永兴镇,“选好一个人、改变一个村”的故事,正在陆续上演。永兴镇竹山村的蒋龙声与妻子陈芬在外经商多年,2016年由政府与永兴商会牵线搭桥,返乡创立宜宾山勾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园区已建成现代化家禽养殖基地,养殖蛋鸡70万羽,年产值1.2亿元,截至目前,为附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52个,就业农民人均年增收1.5万元,2022年华清社区村集体经济预计收入13万元。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上级有要求,地方有需求,群众有期盼,乡友有能力。如何发现更多能人?今年以来,永兴镇除了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下功夫,也从群众着手,挖掘致富能手反哺家乡,通过在创业人才中选树,确定了19个村集体经济顾问,在谋思路、引资金、推资源、育人才、帮集体上发挥重要作用,带领村集体与村民探寻持续健康发展的优势产业,蹚出了强村富民路。(颜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