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碧水向东流。
万里长江途经三峡库区腹心忠县,在忠州街道顺溪社区遇一岛左右分流,遂成江中独岛皇华岛,正处三峡库区中心点;再蜿蜒而下至石宝镇,江边有“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之誉的石宝寨,因三峡工程建设水位上升围堤保寨,又成独特江上盆景。
这便是长江母亲河独有的“三峡库心·长江盆景”。
时针走到新时代,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重庆市委、市政府要求忠县统筹江城与江村、山水与人文等要素,推动产城景、农文旅深度融合,加强与周边区县协作互动,高水平打造天赐的“三峡库心·长江盆景”。
从传统农业县一路走来,忠县正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速推进乡村振兴。忠县县委的着力点是:花大力气推进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把党建之效转化为发展之力。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县域党建工作怎样抓?怎样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通过在忠县深入调研,撷取了该县党建引领发展的几个“断面”进行深度观察与思考。
“虚”与“实”的辩证法
把务虚的党建活动与求实的发展诉求深度融合
在“虚与实”中建构“强”的组织载体,锤炼无形的战斗力
磨子土家族乡白河村党支部书记杨万里每天必到一个“打卡”地——村食用菌项目建设现场。羊肚菌、赤松茸等食用菌是该村的主导产业。2022年初,各村党支部书记在乡党委“书记抓项目”工作会上晒出了自己的主抓项目。
这是一个持续“晒”的过程。各支部书记需带领群众谋划一项主导产业,并在乡党委工作群每天晒进度、每周晒成效、每月晒结果,所以他必须每天去了解进度、解决问题。
这更是一个持续“赛”的过程。流水养鱼,种西瓜,种辣椒……全乡8个村、社区的支部书记个个暗自“较劲”——谁也不愿意成为年底支部书记述职会上垫底的那一位。
“书记抓项目”只是一个引子。还有专干联企业——每个在村企业由一名专干固定联系,积极协调保障土地、水、电、路等资源要素,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党员解纠纷,结合“助力乡村振兴”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教育引导全乡党员“支持发展我当先”。
磨子乡是全市17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之一。磨子乡党委组织委员杨阳说,该乡发挥党组织在重点项目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建立“书记抓项目、专干联企业、党员解纠纷”制度,以高品质党建推进高质量发展。
党建的“虚”与发展的“实”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两者不断进行能量转换,再换来能效提升——以党建为引领,2021年该乡实施了40个乡村振兴大项目,投资近2亿元,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发展力度前所未有。
乡干部们总是谦虚地说,县乡的推动力很重要,但最终落地落实还是在村一级,“否则这些项目不可能实施得了”。
但在县委书记江夏眼里,乡、村两级党组织十分重要,“一个县域的所有发展事务都需要这两级党组织去承载和执行,加强基层组织载体和组织力建设可以有效推进区域整体进步。”
忠州街道是忠县老“城关镇”,人口密集、流动性大、社会构成复杂。街道党工委把党的建设贯穿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创建“特色网格”,构筑常态化治理构架;打造“红色物业”,在物业服务机构中加强党的建设化解物业管理和业主的矛盾;加强“心理防疫”,社区党员常态化做好群众情绪感知和疏导;建立“议事团队”,凝聚党员、群众和相关职能部门力量,破解重点难点问题。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就是党建发力的主阵地。
石宝镇是一个全淹全迁移民大镇,产业发展、社会稳定是移民安稳致富的“最后一公里”。该镇在党建引领发展实践中响亮提出以产业发展为闪亮点,激发“活力党建”,通过书记主抓、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积极发展柑橘、茶叶、脆李、佛手、肉牛等特色效益农业,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产业格局;同时推进党建“邻距离”服务,将党员和群众组织起来开展志愿服务,以组织力量“解决群众的“关键小事”,邻里一家亲蔚然成风。
“快”与“慢”的辩证法
把迫切的攻坚克难与长期的民意呵护深度融合
在“快与慢”中建构“硬”的群众基础,夯筑无形的向心力
“胡书记你说好久开始迁,我就好久请假回来!”4月初,忠州街道顺溪社区党总支书记胡孟平接到流动党员喻小平电话,心里一下踏实了。
胡孟平正面临非常棘手的事情。
“三峡库心·长江盆景”项目是忠县高质量、加速度发展的重要承载体,该县正举全县之力推动项目实施。作为“库心”的皇华岛要建考古遗址公园,岛上600余座坟需迁移。此事顺利与否,直接关系“三峡库心·长江盆景”项目的进度。
胡孟平过细工作,分别召开党总支会议、党员大会、群众会议,可部分群众还是不愿迁。
焦灼之时,在一艘货船上当轮机手的喻小平打来了电话,第一个报名动迁。11年前三峡移民搬迁时,岛上部分农户涉及内迁,喻小平第一个站出来高高兴兴把家搬了,大家相互观望的僵局一下打开。
这次,喻小平又带头报名的消息很快传遍社区。
有人带头了。胡孟平又陆续接到主动报名迁坟的电话。
胡孟平坦言,在农村,某种程度上,迁坟比迁家还难,这次顺利程度大大超出预期。但他同时表示,关键时候党员能带头,群众能接受,“这些工作靠搞突击是搞不起来的!”
听胡孟平无意间谈起一个细节:社区困难群众吃低保、享受补助、获得救助等等,从不需要群众来社区申请,更不用求人,而是社区干部主动“送上门”——社区“两委”要求干部坚持日常入户走访,把家家户户情况熟稔于心,以便在第一时间将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送达。
文火细煨,群众的心就是这样一直被暖着的——所以,关键时刻,一呼百应。
一手送救助,一手送愿景。
去年下半年,年近六旬的胡孟平学会了一门新技术:制作PPT。他把“三峡库心·长江盆景”项目概况和顺溪社区今后的发展变化做成了图文并茂,还带有视频的PPT,在会议、院坝、闲聊等各种场合宣讲和展示。
“大家听着听着,就接受了,各方面工作都会很支持。”胡孟平说,群众工作快不得,只能靠日积月累。
“忠县正努力建成‘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示范区和长江经济带跨区域绿色协同发展示范区,职责重大,需只争朝夕。”江夏说,如果区域发展是一座高楼,群众支持和参与就是基石。而夯实这个群众基础,则需久久为功,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保持好“慢工出细活”的定力。
“点”与“面”的辩证法
把党员的个体感召与群众的广泛参与深度融合
在“点与面”中建构“好”的工作作风,激活无形的引领力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很多人会忽视一个问题——一个村一年会办理多少事项?
“5000余件!”笔者向涂井乡党委组织委员何翠蓉以该乡友谊村为例,从大到乡村振兴项目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小到调解纠纷、义务扫除等等,作了个粗略统计。
但村里领取误工补贴的仅5名村干部、5名村民小组长。一年5000余件大小事务,怎么落实得下去呢?
很多人会忽视这个问题。
“必须激发党员和群众的主体责任,大家一起干。”何翠蓉所说的“大家”,除了5名村干部、5名村民小组长,还有全村76名党员和群众1030余户3100余人。
去年底,友谊村党建网格员周昭文用参与道德讲堂讲课、义务扫除、景区义务文明劝导、网格员履职等公益事务的积分,兑换了价值400余元的香皂、毛巾等生活用品,高高兴兴抱回了家。
周昭文是村医,家里还种有柑橘养有猪,年收入轻松逾10万元。价值400元的物品对他来说,是否可以忽略不计呢?
“党员不仅仅是身份,更是荣誉!”周昭文说,“大家都很在乎这个积分,积分越多,说明作的贡献越大。”
涂井乡以院落为单位划分了22个党建网格,48名年富力强的党员成为党建网格员。在这些网格中实施的公益事务,党员上了,群众往往不需发动就跟了上来。
就靠着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2021年全村5000余件大小事务,由村干部和各村民小组长具体实施的不到20%,绝大多数是党员带领群众自己干出来的。
在忠县城乡全域,有6882个以院坝、楼栋为单元的党建网格,共有近8000名党员网格员常年驻守,党建网格可谓引领和带动群众促发展、维稳定的坚实“底盘”。
点上带动,面上激活。
尤其是全县重点推进的“三峡库心长江盆景”项目,涉及石宝、涂井、复兴、东溪、忠州、白公等6个乡镇和街道,总面积约978平方公里,总计83个村、社区,10万余户26万余人。在这个庞大的建设场景上,征地拆迁、土地流转、风貌改造、产业项目落地、信访维稳等,件件事情、个个问题都复杂棘手,既要维护群众共同的基本利益,又需兼顾差异化的个人诉求。但在这个过程中,广大党员以党建为引领,带动群众承担了大量攻坚克难任务,实施了大量民生事务,也化解了大量“底端”矛盾。
“高”与“低”的辩证法
把高端的精英人才引育与基层的技能队伍壮大深度融合
在“高与低”中建构“广”的人才格局,汇聚无形的推动力
“这个荣誉分量重,我马上过来犒劳你!”
2021年10月,拔山镇“养猪青年”汪冠军前往陕西西安接受“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颁奖。汪冠军并未认识到这个荣誉的分量,他随意地把奖牌拍了照片,分享给在西安工作的他服役时的老连长。老连长急急赶来,隆重宴请了汪冠军。
2012年,在一家公司做营销的退伍军人汪冠军,被县里招引返乡子承父业:养猪。他与高校合作,引入科学养殖技术,将父亲年出栏500头的小养猪场,变成了忠县首个年出栏万头的标准养猪场。
汪冠军拥有了全国农村创业创新第二批优秀带头人、重庆市杰出人才突出贡献奖、“忠州英才”等荣誉,并被推举为忠县生猪产业协会会长。他也因此成为县委组织部日常联络、关心和服务的重点对象。
在县委组织部指导下,汪冠军将健康养殖技术在全县推广,累计帮扶60余户贫困户增收致富,培养孵化3名农村青年创新创业,带动770余家县内外养殖户发展科学生态养殖。
仿佛看来,在民营药企任职业经理人,主持多个药物研发并实现工业化成果转化的魏锐,与养猪人汪冠军并无交集。但事实上,他们都是县委组织部的重点服务对象——都拥有“忠州英才”的身份。
制药人魏锐于2007年应聘来到忠县重庆巨琪诺美制药有限公司。在县委组织部关心下,她获评了高级工程师职称,加入了九三学社和知识分子联谊会,还当选了县政协常委。
无论是汪冠军还是魏锐,此前对组织部仅有“是管干部的、和我们普通老百姓无关”的模糊认识,觉得组织部既“远”且“高”。没想到,他们都成为了组织部的工作和服务对象,除了政治进步和专业成长,还能享受免费体验、便捷就医、节假日慰问等诸多服务。
忠县从传统农业县发展而来,乡村振兴任务艰巨,同时县域产业又处转型升级当中,迫切需要各类人才。而区域发展实践表明,一个地方不仅需要熟悉宏观战略的高端精英人才,也需要基于微观经济社会活动的实用技能人才。
“忠县正加速形成一个开放性、包容性的人才生态系统,不论行业与层次,只要有利于忠县发展,都会被纳入组织视野。”忠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艳说,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收集人才信息、储备人才资源、做好人才服务。
忠县在三峡库区较早建起本县籍在外人员名录,既有科学研究、专业技术、企业主、企业高管等精英人士,更有大量在外打拼的务工创业人员,共计30万人。通过实施在外人才回引工程,他们成为家乡发展的活跃力量。
去年,忠县一个投资40亿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就是在外从事高端装备制造的忠县籍企业主周文元返乡创办的,投产后年利税可达1.5亿元,带动近800人就业。同时,曾在陕西秦岭养蜂的石黄镇人钟金华返乡成了养蜂和农村电商带头人,当上了县政协委员;曾在浙江建筑工地打工的白石镇人王小龙返乡成了种茶带头人,茶园用工高峰期可为400多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曾在肯尼亚从事农技服务的忠州街道居民赵代香返乡成了中药材种植带头人,年产值300余万元,提供30余个就业岗位。
“目前,忠县已回引6.7万多名在外人才返乡发展,通过在外人才回引重点项目100余个。”忠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雪莲介绍,如果说企业主周文元、制药人魏锐是县域发展的“高光”,养猪人汪冠军、养蜂人钟金华、种茶人王小龙以及种植户赵代香等等,则是在更广泛层面推动发展的“星火”。
“从以前重点管干部,到现在一并加强人才服务,并强调人才吸纳的开放性、包容性,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管人才工作的重大变革。”重庆大学一位学者认为,开放包容的人才观,体现了新时代党管人才工作的时代性,更体现了党建工作的与时俱进。(杨树弘 颜明华 陈一豪/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