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山水田园与美丽乡村相融,当破旧老屋焕然一新,当村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村庄不再是一纸蓝图。
2018年,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统一部署,重庆市启动设计下乡工作,推动优秀人才入乡,大力培养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专业人才和技能人才,全面推进我市乡村振兴。近年来,重庆市持续推进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三师一家”下乡服务乡村建设,提高乡村规划建设水平。自设计下乡工作启动以来,重庆建成了一批“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杨家槽:将绿水青山转换成发展资源
渝北区洛碛镇大天池村杨家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是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委托重庆承担“设计下乡开展村庄设计典型案例研究”,该项目是全国2处案例试点之一。
据了解,杨家槽村落整体分为上湾、中湾和下湾,共有78户,村内建筑多为明清巴渝地区传统穿斗民居,传统建筑结构主要以穿斗式为主,少量土坯房和石砌房。整个村落的住房都较好的保留了当地建筑技艺传统风貌,村内院落以耕地为核心,是典型的传统农耕文化生活方式,村民依然保持着原有生产生活方式。在设计下乡工作开展到来之前,这里人口面临着衰减严重、环境衰败明显、聚落形态离散等问题。
开展建设以来,杨家槽村落按照“民为本、发为要、巧设计、微建设、建为轻、管为重”的设计原则,秉承“在保护中要发展,在发展中重保护”的保护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要求,按“意想不到、喜出望外、流连忘返”的意境进行设计与建设。如今,杨家槽彰显出“规划布局美、山水田园美、村庄建设美、生活富裕美、乡风文明美”的新农村风貌。
将绿水青山转换成发展资源,以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乡愁吸引资本与人才的返乡回流,通过共同缔造实现共享成果,杨家槽成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发展的样板。
大盛镇太和场:打造依山傍水的田园居住环境
位于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6社的太和人家农村人居环境示范点,也是设计下乡工作开展以来的重要建设成果之一。项目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思路进行设计规划,院落内共有农户30户,本次重建28户、改造2户。
为了充分了解当地居民的特色需要和朴实审美,在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到村里与村民同吃同住,感受他们的日常生活。项目在建筑平面布局中满足乡村生活的功能;在建筑外观上运用传统建筑立面,结合乡村朴实的审美,创作富有乡村文化内涵的建筑形象。
为解决乡村施工水平较弱的通病,设计师利用周末定期下村,为施工人员现场讲解技术要点,共同探讨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技术。用讲课和施工现场参观讲解的形式,培养施工技术骨干,保证了施工质量。
最终,采用川东民居建筑风格,粉墙与青砖墙相结合,坡屋顶、小青瓦、白瓦头,立体廊柱、阳台、露台相互补充,形成拥有前庭后院的一至三层小体量建筑形式。项目利用地形地貌,形成高低错落的丰富立面形象,总平面用较自由的组合形式,运用中国园林的移步换景的手法,围合成亲切、宜人的空间。
在项目的环境整治方面,利用本土建设材料和文化元素,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沿御临河设计滨河景观步道,恢复水码头景观,对现有的荷塘进行修缮,修建亲水人行栈道和水边亭榭,让建筑与环境协调统一,营造出依山傍水的田园居住环境。
积极开展设计下乡工作建设人才队伍
建设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振兴。通过开展设计下乡活动,提升了乡村的空间环境品质,改善乡村风貌做示范和引导的作用,使当地农民更自主地在设计师的引导和管控下改善和更新自己的农宅风貌,适合新生活的需要。
为了更好推进设计下乡工作,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积极建立设计下乡人才队伍:面向大专院校、设计院所、施工企业等征集规划、建筑、景观、市政、艺术设计、文化策划、乡土新材料研究等方面的设计下乡人才500余名;聘请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设计院等单位的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等方面的专家43名,成立重庆市设计下乡专家组,指导全市设计下乡工作;从设计下乡人才库中优选专家学者,在全市37个涉农区县建立了37个设计下乡工作室,挂牌、驻村开展设计下乡服务;发动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设计集团等组建了17支设计下乡志愿者队伍,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设计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利用全国共同缔造培训基地,分类分批开展设计下乡专题培训,累计培训村镇建设管理人员600余人次,培训合格农村建筑工匠13000余人。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村镇建设处处长林远征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人才储备,不定期开展设计下乡人才征集,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满足乡村建设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彭会/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