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共产主义的奇书《红岩》 原型人物很多是广安人

发布时间:2021-12-16 14:57:16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何静怡

“大家熟知的《红岩》,虽然是小说,但主要人物有原型,主要事件有史实。”党中央多次提到“红岩精神”,勉励广大党员干部“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60年前的12月,长篇小说《红岩》首次出版,60年后,2021年的12月17—19日,为弘扬红岩精神、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岩精神暨纪念《红岩》出版60周年座谈会,将在《红岩》的作者之一杨益言的故乡——广安市武胜县举行。


回顾历史、重温经典,初心如磐、信仰永存。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红岩》出版6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让我们一起重温“共产主义的奇书”《红岩》,传递信仰的力量。

《红岩》的诞生

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红岩》以1949年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全国胜利在即,山城重庆处于“黎明前的白色恐怖”为背景,讲述了在重庆“中美合作所”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里,身陷囹圄的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志士与国民党反动派英勇斗争的故事。


    图片由广安市安宣传部提供

《红岩》由罗广斌、杨益言创作。两位作者因参加革命活动于1948年先后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囚禁在重庆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是当年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狱中斗争的亲历者。重庆解放前夕,罗广斌成功越狱,杨益言被营救出狱。

出狱后,罗广斌、杨益言和另一难友把狱中亲历写成多篇报告文学、革命回忆录,在《大众文艺》《红旗飘飘》等刊物上发表。1961年12月,罗广斌、杨益言在此基础上合作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岩》,经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正式出版。

该部小说从酝酿到成书历时近10年之久,成书40万字,底稿近300万字,经历3次彻底“返工”,大改过五六次,小修小改不计其数。在此期间,作者们还给几百万青年学生和干部作过百余次报告。

《红岩》歌颂了革命者在酷刑考验下的坚贞节操,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华子良等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形象,展现了革命者的崇高思想境界和光辉形象。《红岩》作者曾不止一次地说:“《红岩》这本小说的真正作者是那些为革命献身的先烈。”因此,《红岩》中最动人的情节、最令人崇拜的英雄,都有现实依据和人物原型,如江姐的主要原型是江竹筠。有的人物来自两个、三个或更多原型的糅合。

《红岩》通过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中被囚禁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不怕牺牲的可歌可泣的坚决斗争,不仅反映了当时国民党统治区错综复杂、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也反映了整个解放战争不断走向胜利的形势。

广安与共产主义的奇书《红岩》

广安与《红岩》的渊源,不仅在于其作者之一杨益言是武胜人。《红岩》的主要人物原型、主要事件史实很多与广安有关。《红岩》中主要人物原型很多是广安人,或是在广安战斗过的英烈。

    图片由广安市安宣传部提供

《红岩》中主要人物之一的许云峰就是以中共地下组织重庆市委工运委员许建业为主要原型创作。许建业是邻水人,他冒着生命危险在隐秘战线上进行革命工作,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许建业挺过无数次的严刑拷打,抵挡住威逼利诱,经受住严峻考验,严守党的秘密,粉碎了敌人破坏中共重庆地下党组织的阴谋,捍卫了共产党人的尊严。1948年7月22日,许建业英勇就义,用生命诠释了信仰的力量,践行了“永不叛党”的誓言。

   
许建业。 图片由广安市安宣传部提供

《红岩》中多次提到老石同志,老石的原型是牺牲在广安的川东临委书记王璞。王璞原是重庆地下党方面的最高领导人,后来他的职务是川东临委书记兼上川东地工委书记。他领导着上、下川东、川南、南涪和重庆市党的工作。他有一个化名叫石果,党内的同志认为他姓石,敌人也认为他姓石,但他的真实姓名叫孙仁。在川东从事地下工作时化名叫王璞,是湖南湘乡人。解放战争期间,长期在广安农村开展工作。他组建西南民主联军川东纵队,策划领导了华蓥山起义,在木瓜寨战斗中牺牲。他的妻子左绍英和女儿(监狱之花)都牺牲在渣滓洞监狱。

    左绍英。图片由广安市安宣传部提供

《红岩》中的传奇人物“双枪老太婆”因擅长使用双枪而得名,其原型有邓惠中、刘隆华等。其中,邓惠中为广安人,刘隆华也参加过华蓥山起义。

   
邓惠中。图片由广安市安宣传部提供

邓惠中,是岳池县长滩寺(现朝阳街道)人。在被捕前,她积极组织群众,参加川东华蓥山地区的华蓥山起义,成为起义队伍的组织者、培训者和指挥员。1948年被捕后,在敌人半个多月的审讯中,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多种酷刑,邓惠中坚贞不屈。后来她和次子邓诚一起被押送重庆“中美合作所”的渣滓洞。1949年11月27日,在渣滓洞大屠杀中,邓惠中与其子邓诚同时殉难,壮烈牺牲。

据悉,重庆涌现了大批大义凛然、高风亮节的共产党人,如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江竹筠、王朴、许晓轩、陈然等。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这些共产党人中,有一批优秀的广安儿女。

由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公墓统计得出的312位英烈名录中,广安籍革命烈士和在广安工作的外地革命烈士就达40多人,他们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铸就了不朽的“红岩精神”。

永远的《红岩》

《红岩》凝结着烈士们的鲜血,真正是一本“血写的书”。而革命烈士的事迹和精神,也得到了历史的回响。《红岩》一经出版,便被全国各地读者甚至海外读者争相捧读。

在《红岩》于1961年12月出版后的51个月时间里,这部小说24次再版,发行467万部,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最畅销的图书。之后,又被改编成歌剧《江姐》、电影《烈火中永生》《不屈的人们》及电视剧、京剧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等多次观看。1963年,日本共产党中央将《红岩》列入《中国革命文学选》,翻译成日文出版100万部,日本友人赞叹《红岩》“是一部用生命写成的书”。除此之外,《红岩》又先后译成英、德、法、朝、越等国文字出版。

从1961年出版至今,《红岩》再版51次,发行超过1000万册,创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奇迹。

同样经典的,还有《红岩》的封面:标题“红岩”二字是从魏碑中选取的;画面中,夕阳下的红色山岩上,一株苍松傲然挺立。几十年来,虽多次再版,但《红岩》一直沿用这一封面,正如《红岩》责任编辑叶施水所说,“魏碑的端庄浑厚与《红岩》风格相辅相成,红色岩石上的挺拔松树,鲜明而深刻、形象而具体地象征着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与崇高气节。和小说一样,这个经典封面也是几代读者的共同回忆,我们觉得,这就是最契合《红岩》内核、最能生动反映红岩精神的封面”。

图片由广安市安宣传部提供

多年来,《红岩》——这部被誉为“共产主义的奇书”“浸润生命的跨世纪畅销书”“用烈士鲜血写成的英雄史诗”,以气势磅礴、悲壮感人的艺术魅力,成为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当之无愧的经典作品,先后被改编成电影、歌剧、舞台剧、连环画等多种表现形式,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景仰、诵咏与铭记。(广安市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