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重庆南岸区42项成果(企业)获得了2020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仅科技进步一等奖就有8项。众多荣誉背后,展现的是南岸区不断提升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动能。以科技为跳板,南岸区正吹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科技研发力度大
生产力转化效果明显
科技创新离不开对科技研发的重视和投入。近年来,南岸区十分注重引导规上企业、高等院校、科研事业单位等主体的科技研发投入。2020年,南岸区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的经费高达26.28亿元,同比增长22.98%,占GDP比重3.23%,较上年提高0.46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六。
科技研发的高投入,带来的高回报效果立竿见影。各种研发成果不断应用,实现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并服务于南岸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交科院”)获得了2020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在重庆交科院地下工程院,科研人员长期对“环境敏感区长大隧道绿色修筑与运营技术”进行攻关。据总工程师方林介绍,针对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四山”的复杂地形,该院研发出保护地下水资源、瓦斯监测通风和低碳照明等一系列成果,并迅速投入实际应用,让隧道建设运营成本最高节省30%以上。
为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只是科技创新的成效之一。更重要的是,科技力量带来了实际的经济增效。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区规上科研类企业营业收入18.0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9%;科研和技术服务业规上、规下工资总额增幅为16.2%,超额完成15%年度目标。科技创新正为南岸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能。
创新主体全面壮大
科技平台持续聚集
近年来,南岸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同发展为契机,大力强主体、聚资源、育生态,助力全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取得新成绩。
南岸区注重培育科技主体的创新能力,帮助科技企业快速成长。从2017年至今,全区科技型企业从402户增长到1750户,位列全市第七;高新技术企业从120户增长到235户,位列全市第四;高成长性企业实现从无到有,累计增加42户,全市排名靠前。
在科技平台建设方面,目前南岸区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18个、建成市级新型(高端)研发机构5个;建成的205个市级及以上科技平台中,包含重点实验室34个(国家级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3个(国家级2个)、工程研究中心及实验室33个(国家级9个)、企业技术中心68个(国家级5个)、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7个;建成市级以上孵化平台22个,在孵企业和团队400余家。
今年6月,长江模拟器签约暨示范基地揭牌仪式举行,由全国十几家科研单位参与建设的一项重大科技工程——长江模拟器科学装置基地在广阳湾智创生态城正式落地。该平台项目将成为南岸区乃至重庆市率先建成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发展样板的重要支撑。
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南岸区拟新增科技型企业200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户,新增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0个,支持力合重庆创新中心、京东智联云(重庆)创新中心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推进一批国家级科研平台的能级提升。
实施产学研一体化
高端人才储备足
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提出,要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强化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联结,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如今,南岸区正全力推动产学研合作逐步深化,让创新成果不断转化,新生态持续优化。
环重邮创新生态圈,是南岸区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9月12日,重邮“三院”一期项目正式启用,为南岸区“十四五”期间提升科技研发力度、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保证科技人才供给等方面提供了保证。
在力合重庆创新中心,“Bridge创新合伙人平台”成为校企联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的重要“桥梁”。中心产业创新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搭建后,通过深入挖掘高校科研资源,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运用到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中,实现了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
去年入驻力合的渠之源科技通过引入高校教授的研发成果,生产出一种依靠微水供电的水能电池,为公共卫生间的感应式洁具提供了绿色安全的可持续能源。如今,该产品已全面应用于力合园区,实现了科技为智慧环保生活服务。
依托产学研一体化的深入实施,南岸区正落实“千人计划”“鸿雁计划”“两江学者”“英才计划”等重大人才项目,持续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和人才储备力度。在全国和全市的人才示范活动中,南岸区已累计推荐科技领域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9人、创新创业示范团队24个,入选“重庆市杰出英才奖”3人、“重庆英才计划”98人、“鸿雁计划”人才17人,筑牢全区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智力支撑。(舒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