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要加强磷、钾元素的供给,施肥时沿着竹丛外围,距离不要太远……”7月4日,伴随着沙沙的竹叶声,丰都县三建乡绿春坝村村支书廖志伟蹬着脚踏车,将一袋袋肥料运到雷竹基地后,又现场向村民示范雷竹的管护要领。
忙完了,他向记者细数发展雷竹产业后村里的变化,最后忍不住感叹一句:“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要振兴,必须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实施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行动,做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是重庆市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农民持续增收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全市各地不少乡镇、村(居)立足自身优势,念好“山字经”,巧打“特色牌”,形成了一个个符合自身定位,又具有差异化的特色产业,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创新发展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巴渝大地描绘了一幅幅强村富民的新画卷。
立足资源
蹚出差异化特色化产业之路
群山环绕的绿春坝村,曾是三建乡有名的“三无”村庄,村里无集体经济、无产业、无人才,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在家村民栽过青蒿,种过中药材,可都因土壤、气候等不适宜,失败了。
“直到我们选准了雷竹产业。”廖志伟说,三建乡紧邻龙河,山坡上原本就生长着大片野生雷竹林,依托这些野生雷竹资源,乡里决定规模发展雷竹产业。找准产业定位后,村民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目前已发展了3000余亩,每亩产量1000公斤,亩产值超过1.5万元,带动乡里的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种什么、养什么,是山区乡镇谋划主导产业时普遍遇到的问题。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利用独有的立体气候和丰富的物种资源,我市不断寻找农业产业升级的突破口,支持山区村镇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优势特色产业,逐渐蹚出了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之路。
特色产业,让种养结构进一步优化——
初夏时节,奉节县吐祥镇槽心村,一茬茬甜豌豆长势喜人。“这里独特的高海拔气候非常适宜反季节蔬菜种植,一季就能收好几茬。”村支书向光华说。
去年,我市出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十四五”规划》,将推动产业升级作为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农户内生造血能力的重要抓手。放眼全市,我市已发展起以柑橘、榨菜、特色水果、特色粮油等为主的特色优质产业集群,创建涪陵榨菜、奉节脐橙、万州种养循环、丰都畜禽等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品牌不断叫响。
“一村一品”,让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围绕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我市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先后建立了100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得益于产业的差异化发展,不少昔日的贫困村实现了向“产业村”的蜕变。2022年,我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921.91亿元,同比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13元,同比增长6.7%。
科技驱动
特色产业跑出现代农业“加速度”
春播一粒种,秋收万担粮。近日,位于垫江县沙坪镇红旗村的市农技总站再生稻示范基地传来好消息,由我市自主培育的优质稻品种“甬优4949”已进入抽穗扬花期,这意味着,中稻收割后,蓄留再生稻的时间将较往年提前,从而保证再生稻生长期能有充足光照。
“好种子带来好收成,种质创新一直是我们做优特色产业的重要抓手。”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依托市农科院和区县农技推广站的科研力量,各地重点开展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遗传育种科研攻关、改良和良种繁育等工作,向种养大户培育推广了一批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突破性新品种,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种子支撑。
截至目前,我市自育农作物新品种占比已超过四成,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5%,并为大足黑山羊、荣昌猪等优异农业种质资源建立了“基因库+保种场+保护区”的保护体系,基本实现地方种质资源“应保尽保”。
农机开进丘陵地,新技术落地“巴掌田”,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科技的力量。近年来,我市坚持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研发和推广力度,以科技创新破解传统农业效益低下、“望天吃饭”的难题,让特色产业跑出现代农业“加速度”。
作为巫溪洋芋的主产区,尖山镇大包村的特色产业就是洋芋。种植户曾友海就率先尝到了“机器换人”的甜头,“一台播种机相当于100个劳动力,每天能播种30亩以上。”今年,村里添置了4台马铃薯播种机,得益于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民成了职业工人,他再也不用担心农忙时节请不到人干活。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将一手抓农业机械化提升,一手抓大数据智能化发展,坚持“改地适机”与“改机适地”相结合,大力推动丘陵山地农机装备研发推广和智能化改造,加快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设施农业、精准农业,为现代农业赋能。
创新经营模式
美了乡村富了村民
独特性、地域性是乡村特色产业最鲜明的标志,但纵观全市,农村特色产业还不同程度存在规模小、链条短,特而不强的问题。
对此,近年来,各地通过创新经营模式、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乡村业态不断丰富、乡村产业不断兴旺,力争为乡村全面振兴、村民共同富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合川区太和镇晒经村通过农村“三变”改革,将3400多亩土地集约起来,发展起花椒特色种植,曾经的“空壳村”摇身一变成了“产业村”。今年初,村集体经济组织拿出17万元进行分红,大家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依托特色产业,我市各地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村民分得更多集体发展的“蛋糕”。去年,全市农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20亿元,其中4000多个村收入在10万元以上,同比增幅均达到10%以上。
而三产融合,则让“特色路”越走越宽。
巫山脆李火了,曲尺乡权发村村支书孙祖勇也更忙了。今年,权发村将十余间闲置农房集中起来,打造了悬崖太空舱旅游民宿,“依托千亩脆李产业,我们形成了‘春赏花、夏摘果’的乡村旅游格局,今年李花盛开时,民宿一季收入就有20多万元,还带动了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以一产带动二产,催生三产,各地全面整合资源要素,不断补齐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产品销售等短板,将特色产业与文化、体育和旅游有机融合,重点推出了百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各具特色的地标项目200余个、多元素地域产品近500个。
“全产业链发展是现代农业的新趋势。”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市还将高质量建设一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促进更多资源要素向农村地区汇集,为推动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汇聚力量。同时,平衡好优势产业与农业经营主体间的关系,继续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记者 左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