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第九届重庆文学奖(含少数民族文学奖)颁奖仪式在红岩干部学院报告厅落下帷幕,身为土家族的雷学刚的散文《走进泸沽湖》荣获第九届重庆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奖。
据重庆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何浩介绍,重庆文学奖(含少数民族文学奖)作为纳入全市评比达标表彰的常设项目,是全市性重要文艺奖项,旨在推出优秀作家作品、推动重庆文学事业繁荣发展,设长篇小说奖、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诗歌奖、散文奖、报告文学奖、儿童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文学翻译奖、少数民族文学奖等多个奖项。
本届重庆文学奖(含少数民族文学奖)评选,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经作品征集、资格审查、专家评审、作品公示等程序,最终评选出了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的17件优秀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内容丰富,体现出了作家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等方面的孜孜以求,以及生动展现了勇攀艺术高峰的可贵探索。
在获奖作家中,既有年逾七旬的文学前辈,也有笔力雄健的中年作家,还有崭露头角的“90后”新秀,呈现出新时代重庆作家队伍薪火相传、昂扬向上的新面貌、新气象。
其中,雷学刚的散文《走进泸沽湖》就是这17部获奖作品的一个缩影。据悉,雷学刚是我们华龙网重庆文艺网的专栏作家,在华龙网重庆文艺网发表的文学作品量大、质优,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强。
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艺术人才队伍。"您是如何理解的?
雷学刚:我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从根本上回答我们的文学创作的初心使命,就是在回答为谁创作、依靠谁创作、创作为了谁,这是我们每一个作家和诗人必须明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必须恪守的政治底线和职业操守。在具体实践中,则应从政治民主性、主体实践性、文学创作性、文化惠民性四个角度来理解和阐释,更加浅显易懂。从政治民主性的角度看,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因此,从政治理论的角度,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更加充分发扬全过程的人民民主,坚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朴素情怀。从主体实践性的角度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者,对于创造者,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和大力讴歌。
因此,从主体实践的角度看,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我们才能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杜绝用现代的观点去评判和否定历史。从文学创作性角度看,我们的题材、主体、情节、语言、诗情、画面等只有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我们的创作才有灵性、温度和烟火气息。我们的创作如果离开人民的生活,就失去了源头活水与沃土,就难以创作出接地气、带露珠、有花香的优秀作品。因此,从文学创作性的角度看,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我们的创作才能克服粗制滥造和脱离生活。从文化惠民性的角度看,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不可或缺的民生。小说、诗歌、散文、游记、杂文、剧本、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角度,还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角度,乃至用文化培根铸魂的角度看,我们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为广大人民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故事精彩、文字精美的文学佳作。
问题:文学作品的质量是一部文学作品有无生命力和辐射力的重要考量,请问你对此有何体会?
雷学刚: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一所大学,也是一位好老师。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涤荡我们的心灵,升华我们的灵魂,而且对于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塑造我们的品质、培养我们的人格、引导我们的人生成长是具有春风化雨和润物细无声的内化作用的。比如我们看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让我们知道这部作品是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战争与和平》的基本主题是肯定这次战争中俄国人民正义的抵抗行动,赞扬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但作品的基调是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作家反对战争,对战争各方的受难并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让我们更加明白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的场面是惨烈的、后果残酷的,和平是必须值得珍惜和维护的,我们一定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坚持和平发展,促进人类和谐共生。
又比如我们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定会被"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经典名言产生强烈的震撼和共鸣,进而让我们不要虚度年华,不要碌碌无为,只有努力奋斗的人生,才是精彩而无悔的人生。我们看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让我们深切感悟红色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而历久弥新,漫长的岁月磨洗并没有让它消亡,反而越发沉淀凝练,那些特定时代与历史在红色文化中的表现,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新时代的中国依然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潜移默化地激励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经得起生与死的严峻考验,永远忠诚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否则,就会走向党和人民的对立面,成为人民的罪人。
对此,特别是在国际国内矛盾错综复杂的今天,我们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得始终,这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所证明的真理,我们必须坚持和始终践行,这是我们对革命先烈最好的致敬!我们看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让我们知道,这部小说是作者在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
让我们更加明白,只有在平凡的世界里坚持追求和奋斗,人生才会有价值与精彩。由此可见,要提高作品的质量,作者必须把自己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融,必须关注重大社会变革,必须具备会用情节、细节生动形象描绘、刻画主人翁的能力,故事线必须蕴涵文化底蕴和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思想,必须具备精巧的构思,精心的布局,注意详略得当,雅俗共赏,克服低俗、庸俗、媚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对党、国家、人民负责一致起来,紧跟时代步伐,紧贴人民心声,紧靠社会力量支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创作出强筋壮骨、中国气派、民族韵味、时代特色的高质量文学作品,从而无愧于时代的馈赠,人民的期待。
问题:文学是人学,本质是意向和虚构,因此,文学不是历史,也不是记录历史,更不是大事记和纪要,如果简单地把文学作品当历史和客观现实来看待是绝对要犯常识性错误的,因为文学目的是主要是表达与交流。赞美、揭示、反对、赞成、拥护等仅仅是文学具体运用的一种艺术表达。请问,你是对文学如何发挥社会功能有什么感想?
雷学刚:文学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十分特定的官方解释。我倾向于这两个定义:
1、文学是一种从时间尺度上评价及记录先进思想的一种手段。它依靠个人感觉与经验来展现一种时间与空间的结合体,并对其中人的状态、命运进行认知、思考、判断与描述。并在其范围内寻求一种美的极致。
2、文学,是一种用口语或文字作为媒介,表达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的方式和手段。当文字不再单单用来记录(史书、新闻报道、科学论文等),而被赋予其他思想和情感,并具有了艺术之美,便可称为语言艺术。归纳这两个定义,我认为文学就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世界的过程中,用文字和语言艺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性地情感表达,这种表达折射出其思想的深浅、现实与虚拟世界的认可与好恶,彰显出其作者的立场、观点、方法,乃至困惑、彷徨和坚定、忠诚与坚守。说到底,用一句简单化的语言表达,文学就是人类丰富博大纷繁复杂的认知、情感、思想、创造性的意向与艺术表达。我认为文学的意向与艺术表达是具有强大社会功能的。我肤浅地认为,文学至少具备认知感化、克服愚昧,启迪心智、净化心灵,涵养艺术、高雅情趣,崇尚诚信、培育人格,以文塑旅、敬畏自然,遵纪守法、警钟长鸣,居安思危、珍爱和平等功能。文学的认知感化、克服愚昧功能,主要体现儿童文学、科技文学方面;启迪心智、净化心灵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医学文学方面;涵养艺术、高雅情趣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艺术文学方面;崇尚诚信、培养人格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人物传记、寓言故事、古代传说、神话故事等方面;以文塑旅、敬畏自然功能主要体现在游记、随笔、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纪实文学方面;遵纪守法、警钟长鸣功能主要体现在法制文学、警世文学方面;居安思危、珍爱和平功能体现在军旅文学、国防文学、网络文学方面。
文学不是自娱自乐的游戏,文学不是孤芳自赏的自我陶醉,文学的使命就是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中国文学就是要求我们的作家、诗人守正创新,坚守中华立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问题:新的时代和新的征程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千载难逢的美好机遇与挑战,你的未来创作方向是如何打算的?
雷学刚:获得第九届重庆文学奖(少数民族文学奖)是重庆作家协会、重庆市民宗委、重庆人社局和有关专家和读者对我过去文学创作的颁奖与鼓励,这是信任、鼓励,也是新的使命、沉甸甸的责任和有力鞭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大会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宏伟目标,既是催征的战鼓,也是向全中国人民发出的铿锵动员,作为一名作家,我深感光荣,又感到压力。要不负时代,不辱使命,就必须时刻听党话、跟党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格局放大、身子朝下、视野向远,深入改革发展最前沿,书写激动人心的东方传奇、讲好波澜壮阔的中国故事、呈现精彩绝伦的巴渝之美。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瞄准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十大行动”,按照重庆市作家协会的年度工作要点,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贯彻落实全市新时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要求,参与“作家笔下人物”系列计划,参与“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文明新风润巴渝同心逐梦谱新篇"等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主题活动,积极在《红岩》《重庆文学》投稿的基础上,向市外和国家级报刊和文学期刊投稿,用心用情用功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时代,努力写出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与读者同频的优秀作品。时刻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格局和壮志,在尊重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事业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是我未来的努力方向,也是我的使命和不懈的追求。(何静怡、姜连贵、李坐堂/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