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实施“聚力增效”行动计划 助力更高质量就业

发布时间:2022-03-27 14:10:43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珍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日,笔者从重庆黔江区相关部门了解到,为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十四五”时期,黔江区将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贯彻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突出聚力增效,释放就业创业新动能,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

中央先后提出“六稳”“六保”,稳就业和保就业都处在首位。“十四五”期间,黔江区更大力度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切实稳就业、保就业。加强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的衔接配套、协调联动;强化对新经济、新平台、新业态灵活就业和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健全就业机制,促进平等就业。

健全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构建覆盖城乡的创业就业服务网络,积极打造区级就业创业服务超市。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立健全支持劳务品牌建设的工作机制,培育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劳务品牌。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广泛深入参与就业服务,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完善就业失业统计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就业统计数据质量。加强全区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监测和发布制度建设,有效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 

“聚力增效”行动计划

扶持重点群体就业

为完善重点群众就业支持体系。“十四五”期间,黔江区将实施就业“聚力增效”行动计划,对青年、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进行扶持。

重点群体就业扶持计划。黔江区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作为重中之重,实施青年就业促进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青年群体开展全方位就业帮扶,实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全覆盖,高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达90%以上;每年帮扶1000名登记失业人员、5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渝创渝新”创业促进就业计划。推动建设一批创业服务平台,培育市级创业孵化基地3个,区级创业孵化基地3个,扶持创业5000人,带动就业1万人;创建区级创业就业示范村(街)15个,市级创业就业示范村(街)3个;举办创业创新大赛、创业加速计划等专项活动,每年遴选3至5个优质创业项目进行1对1跟踪扶持。

大学生创业计划。整合各方资源,每年以贷款贴息、用工奖补、社会风投等多种形式扶持100名大学生自主创业。全力扶持引导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带动就业。

返乡农民工创业行动计划。结合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行动,创建1个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培育3个农民工劳务培训基地,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3000人。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推进就业帮扶车间建设,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外出就业、就近就地就业。

“职引未来”职业指导服务提升计划。建成职业指导服务线上平台,建立职业指导专家库,开展网络主播及职业指导培训,举办职业指导模拟大赛。“十四五”期间,提供职业指导服务3.5万人次,职业介绍成功1.5万人次,创建区级职业指导示范基地3家。

“智能就业”服务质量提升计划。对接市级“智能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区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平台,实现智慧人力资源市场全覆盖、智能自助终端设备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平台全覆盖。

同时,畅通失业人员求助渠道,健全失业登记、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指导、生活保障联动机制。加强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一对一”帮扶,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建立易地扶贫搬迁人员、退捕渔民长效帮扶机制。统筹做好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预计到“十四五”末,实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亿元以上。

“技能提升”计划

增强劳动者内生动力

为切实提升劳动者技能,做到“保就业”,黔江区推行城乡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开展重点群体就业能力提升行动和企业员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扩大参训范围和培训项目,广泛开展新职业新业态技能培训。开展“巴渝工匠”高质量发展计划。举办10场次新职业、区域性、区级技能大赛,推动建立1个市级技能大赛集训基地。

全民技能提升计划。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开展培训8万人次,充分发挥渝东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公共实训基地示范辐射作用。

产教融合发展计划。推动建设高层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办学项目,开发引进高层次职业培训课程体系,实施高级师资交流培育培养计划。实施技工院校发展计划,力争建成1所技工院校。

新型技能人才培育计划。实施新职业推广计划,推动建立1至2个新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培养培训2000名以上符合新经济、新业态和我区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新型技能人才。预计到“十四五”末,将实现职业培训8万人。(王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