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重庆召开2022年全市民政工作视频会议,总结2021年全市民政工作,部署2022年工作任务,重庆市政府副市长陈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
过去一年重点工作有新突破
重庆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唐步新在通报全市民政工作时表示,2021年全市民政系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民政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经民政部综合评估为优秀。
唐步新介绍,过去一年,全市民政系统在实施分层分类精准救助、统筹城乡养老体系建设、维护儿童基本权益、聚焦发力基层治理、全力防范化解风险等重点工作方面有新突破。
具体来看,有效保障了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户基本生活,低保标准城乡差距缩小到1:0.81,“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救助信息系统覆盖全市所有区县。
全市累计建成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132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社会化运营率分别达100%、83.5%;升级改造乡镇敬老院529家,建成乡镇养老服务中心592个、村级互助养老点6658个。
市、区县两级均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以及机构孤儿成年后安置长效机制,3800余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000余名孤儿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14家儿童福利机构转型提质。
以党建引领、三治结合、五社联动、三事分流、智能支撑为路径的社区治理实践取得积极成效,村(社区)换届选举书记、主任“一肩挑”占98%,全市累计建成区县社会工作指导中心41个、镇街社会工作站620个、村(社区)社会工作室6192个,培育社工专才6.6万人;登记认定慈善组织126家,实名注册志愿者646万人。
殡葬信息实现部市互联互通,出台婚俗改革试点政策措施清单16项,启动全国首家重庆地名文化展示馆建设,为50.25万残疾人发放补贴4.39亿元。
同时,全市民政政务服务时限平均压缩80%,全程网办达到78.6%,平均跑动次数压缩到0.21次。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养老机构设立备案、婚姻登记、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实现“川渝通办”。
今年推进13项民政工作重点任务
会上,唐步新表示,2022年重庆民政将持续完善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体系,重点围绕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推进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做好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动新时代殡葬事业健康发展、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加快慈善社工事业发展、优化区划地名管理、优化婚姻登记服务、提升救助管理和残疾人福利水平、防范化解民政领域重大风险、加快推进“六化建设”等13项重点任务开展工作。
在基本民生保障方面,将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修订最低生活保障条件认定办法和申请审核确认办法,稳妥推进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深化拓展“物质+服务”救助方式,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在养老服务方面,建立养老服务目录清单,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救助和福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鼓励采取公建民营、民营公助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产业,持续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进一步深化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实现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在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将推动市级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建设,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四级工作网络。细化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提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水平。
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方面,推进村(居)民自治“五个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推广“三事分流”,深入推进“五社联动”,督促落实“四项清单”,持续深化村(社区)减负。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规范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健全年检年报制度,清理整治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加快慈善社工事业发展,推进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志愿服务激励制度,推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志愿服务站点全覆盖。强化福彩销售渠道精细化、规范化管理。
在专项社会事务方面,切实推动新时代殡葬事业健康发展,将遗体接运、暂存、火化、骨灰存放安置等必要的殡葬服务,以及骨灰盒等必需的殡葬用品统一纳入基本殡葬服务项目。探索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标准体系,改造完善部分区县救助设施设备,推进落户安置、源头治理。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做好困难重度残疾人社会化照护。规范地名命名更名管理,推进重庆地名文化展示馆建设。深化边界文化建设和平安边界创建。优化婚姻登记服务,持续抓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和“全市通办”试点,探索开展“结婚一件事”联办服务,深化婚俗试点改革,倡树文明新风。
同时,要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从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推进农村低保、民生资金、殡葬收费等领域专项整治,防范化解民政领域重大风险,深入推进民政系统化、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社会化、专业化“六化建设”,为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来源:重庆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