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西下三千里,僰道南来第一城。”丝路茶乡·红色高县以茶为山、以桑为海,撑起攻克贫困堡垒的厚重脊梁。
2019年,高县如期实现5万贫困人口脱贫、50个贫困村退出和贫困县摘帽,全面消除了农村绝对贫困。2018年—2020年,高县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县。2021年2月,高县县委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吹响新征程上乡村振兴号角。高县紧“12353”总体思路,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接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奋力推动新发展阶段全县乡村振兴战略。
强领导 保优先
2021年6月4日,高县乡村振兴局挂牌运行,13个镇同步设立乡村振兴办和农业服务中心,全力确保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为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工作,高县建立“1+7+13+69+N”的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7个专项工作领导小组、13个联系指导镇工作组、69个驻村工作队和N个专项工作组高效履职的领导体系,实行书记、县长双组长制,由县委副书记兼任农办主任,统筹协调,加强领导,印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据高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定平介绍,该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在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上下功夫、出实招。2021年,高县引进硕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44名、正副高级医疗人才4名到涉农部门、镇村工作,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队员195名,选派209名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挂职锻炼;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7572万元,新建改建乡村幼儿园10个,新增义务教育校舍4.48万平方米、学位3600个,完善中心卫生院2个,便民服务中心19个……实现了干部配备和公共服务上的优先安排。
强机制 保巩固
在高县13个镇的乡村振兴办,《高县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手册》被放在最显眼的地方,以便干部职工了解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等内容。
高县乡村振兴局局长肖月强说,高县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止致贫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通知》《关于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任务清单》等多个文件,明确相关行业部门的工作责任,不断规范和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筑牢防止返贫的防线。
“感谢镇村干部的帮助,日子越来越红火了,去年纯收入4万多元。”高县胜天镇马鞍村10组脱贫户张多才脸上挂满笑容。2014年,张多才被纳入建卡贫困户,2018年脱贫,2019年其奶奶重病卧床,其母亲也患慢性病,导致家庭因病存在返贫风险。
胜天镇马鞍村第一书记白强说:“得知情况后,我们启动分类扶持机制,帮助张多才种植三角梅和红粮。”现今,张多才种植三角梅20余亩,种植红粱10余亩,收入来源越来越多、越来越稳定,成为全村学习的榜样。
高县不断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联系帮扶、补短提升、稳定增收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五大机制,积极探索镇、村、户和行业主管部门在数据共享、信息互通、防返贫监测和帮扶联动方面的创新实践,有力有效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据了解,2021年全县投入巩固成果资金1.14亿元,专项安排防返贫应急资金500万元。全县防返贫监测对象579户1721人,已全部落实帮扶措施,消除返贫风险,做到了零致贫、零返贫、无漏统、无漏帮。
强产业 重特色
连日来,在高县来复镇大屋村早白尖生态茶园,茶农们穿梭在一排排修剪整齐的茶树间,为茶树穿上避寒保温的薄膜“冬衣”,为今年的早茶节做准备。大屋村大力发展茶叶产业,茶叶核心示范区面积达8000余亩,实现茶业产值上亿元,带动当地茶农增收。大屋村只是高县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高县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周强介绍说:“全县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一号工程’来抓,持续巩固茶叶、蚕桑、林竹、酿酒专用粮、生猪、水产特色优势产业。”
高县发挥“4+2”产业优势,依托 23.1万亩桑园、32.9万亩茶园的产业优势,做强基地,加快打造全国优质茧丝绸和茶叶标准化原料基地;紧扣“三片三园多点”布局,加快打造“大雁红岩”“蜀南桑海”“蜀山茶海”三个现代农业园区;注重“能人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四个市场主体培育,发展壮大早白尖、新丝路茧丝绸等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2021年,高县农业综合产值 55亿元,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6%,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5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园区4个、乡村振兴先进镇2个。产业发展对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支撑拉动作用明显。
强改革 重创新
嘉乐镇人民村是“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之一。该村在今年元旦假期打造桑海乐园,吸引了近万名游客前来游玩,人民村留给游客的印象是干净、整洁、有序。嘉乐镇人民村党支部书记袁洪弟告诉记者:“现在来村里玩耍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一定要把整洁美丽的村容村貌展现给大家。”近年来,高县积极推行“厕所革命”,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8.13%,生活垃圾转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97%,建成“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95个。
2020年7月3日,冯双白、温玉娟、李元华等20位中国文化名家分别被聘为高县20个贫困村文化扶贫乡村振兴“第一村长”。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文化名家为高县培养了一大批文化教育人才,指导发展文创、文旅产业,帮助高县优秀文化资源走出去,不断提升高县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如今,高县已建成镇综合文化站19个、农家(社区)书屋218个,擦亮美丽乡村新颜值;创新“山湾联防”“十户联防”治理机制,实施“四雁”行动,定向回引各类优秀人才2543名;村“两委”换届后,162名致富能手当选为村党组织书记,全面实现“三升一降”目标,打造乡村发展新引擎。
“快马加鞭未下鞍,乡村振兴战犹酣。”站在时代潮流前沿的高县人,正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抢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机遇,争创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为宜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贡献高县力量。(胡厚/文 图片由高县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