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作出了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等工作要求。涉及地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纷纷在原本区域合作基础上,谋划推出系列新的区域协同发展举措,以期在新战略实施过程中抢得先机,作为未来经济发展重要支撑的文旅产业携势而进,成为又一时代主题。
邻水是四川东出门户、重庆北上要塞、“一带一路”重要节点、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属重庆一小时经济圈,自古与重庆山同脉、水同文、民同俗。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推动实现文旅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不仅是邻水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必然之举,更是依托重庆中心城市影响力,提升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应有探索。
文旅协同发展对邻水的意义
推动实现邻水县文旅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对于提升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是有利于放大资源禀赋优势。邻水三山相拥、两水相绕,境内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呈“川”字型平行展布,大洪河、御临河蜿蜒其间,形成“三山两槽”独特地形地貌,石刻崖墓、古树名木、奇峰异石相涧而立,小三峡巨壁摩天、曲折幽深,泥汉坪千亩梯田、景物荟萃,森林覆盖率43.2%,拥有洞中天河天意谷、康养胜地五华山4A级景区2个,铜锣山生态公园等3A级景区4个,风光旖旎、景色秀美,是全国卫生县城。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信息化宣传时代,推动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有利于充分借助重庆市场和渠道,发挥和放大邻水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为邻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支撑。
二是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邻水古县传古韵,是川东民俗文化、农耕文化聚集地,梁大同三年置县,迄今1480多年历史,再远可追溯至商周时期的周文王孟津之战,所选先锋部队就是邻水人,拥有可移动文物(馆藏文物)517件、不可移动文物(地面文物)580处。悠久的建县历史,孕育出“水流相让后徐行”的“让水文化”、“手掌木偶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涌现出宣示西沙主权的李准、红岩英烈许建业、马列思想大家熊复等一大批忠烈爱国之士,是全国文化先进县、科技进步先进县。推进文旅协同发展,有利于加快邻水传统文化从小众范围走向大视野,从文化资源走向文旅市场,既有利于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有利于加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底蕴和基础。
三是有利于壮大文旅产业链条。近年来,邻水依托毗邻重庆的区位优势和三山两槽的资源优势,坚持以文旅大发展做深重庆“后花园”文章,接续实施旅游建设大会战,先后打造和培育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市级乡村文旅示范村2个、乡村旅游特色业态20家、星级农家乐26家、乡村民宿达标户57户、旅游企业近300家,旅游产业产值年均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商贸旅游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占比49.7%。推动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有利于持续壮大文化旅游产业、延伸文旅产业链条,在农业发展趋于稳定、工业发展逐渐收缩的疫情后时代,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
邻水在文旅协同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问题是探索区域协同发展的起点,也是推动文旅协同发展的动力源。当前邻水在文旅协同发展方面尚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行政壁垒阻碍了区域产业协作。文旅产业发展具有特别鲜明的地域性,虽然毗邻区县在区域合作方面也达成了不少共识,但地方行政壁垒依然存在,各地出台的文旅发展政策特别是优惠政策缺乏一致性,很多专项政策仅惠及本地景区或企业,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与区域内其他地方的相关政策衔接难的问题,地方保护、条块分割和利益壁垒依然存在,很难实现真正的合作共赢。同时,文旅产业主要依靠市场经济协调,在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难以形成有效的资源效应,尤其在旅游线路打造方面,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
二是基础设施和文旅产业发展融合不够。近年来,邻水接续实施交通建设攻坚战,推动了交通基础设施大幅改善,成功创建为“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但交旅融合发展还不够,进出旅游景区的骨干道路通达程度不够高,且各旅游景区之间缺乏通畅的道路进行衔接,导致邻水旅游难以形成有效的线路优势,影响游客体验感。同时,邻水对外交通主要依靠包茂、沪蓉高速,相较重庆既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优势,也有大树底下不长草的虹吸隐忧,除高速外的区域交通规划不完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毗邻地区文旅产业的合作和发展。
三是跨区域文旅产业项目落地较难。由于毗邻区县之间联动合作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各地协同发展意愿不想统一、任务目标也不一致,导致在合作事项的推进上用力不均,部分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合作项目搁浅。尤其是部分跨越两地或多地的旅游项目,需要跨区域行政审批、跨区域用地、跨区域规划、跨区域建设等原因,往往事倍功半,最后导致项目停滞。比如,邻水正在与其他区县合作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虽然在发展规划等前期工作方面作了大量努力,但是在具体项目落地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旅游信息互享、旅游线路互推、文旅品牌互宣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招商引资方面还一定程度上存在同质化现象。
邻水与毗邻地区文旅协同发展的路径探索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下的文旅协同发展是全方位的协同,具有系统性、关联性、平衡性和开放性,要坚持以毗邻地区文旅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共建公共基础设施、共享优秀文旅资源、共创品牌文旅活动为重点,以实现文旅产业共繁荣,市场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以构建长效机制体制为抓手,破除协同区域间政策壁垒,加快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共享共赢的协调发展新机制,努力形成毗邻区县文旅产业错位发展、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坚持规划先行,共绘区域协同文旅发展蓝图。全力争取上位规划,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照“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全域布局”原则,聚力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产品供给力、产业竞争力“四个提升”,瞄准国家和川渝“十四五”规划,以及城市、交通、产业、文旅等专项,共同谋划推动一批项目纳入上位规划,提升区域发展能级。协同联动地方规划。按照“规划同图、计划同步”的总体原则,加强毗邻区县“十四五”规划和产业、交通、生态等规划衔接,完成《邻水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2021—2035年),启动《“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华蓥山东麓、大洪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等专项规划,在实践中强化“一家亲”,在推进中实现“一盘棋”。
坚持项目为王,共推区域协同文旅产业合作。加大项目包装,围绕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抱团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坚持与重庆市长寿区协同争取建设国家级生态湿地公园,纳入邻水县“十四五”规划纲要、川渝两地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并争取作为2021年储备项目和包装项目纳入四川省重点项目库。推动项目共建。依托明月山、大洪湖等跨区域优质旅游资源,坚持与长寿区共同推动开发建设明月山—大洪湖生态康养旅游带,全面推动大五华山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完善蓝莓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棕阁山生态康养项目。
坚持机制创新,共建区域协同文旅交流平台。建立健全协同机制,持续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常态化对接、信息共享、协同宣传等协同机制,定期轮流主持召开联谊会,研究落实重点工作、重点事项、重点合作,涉及中省的重大政策强化联动、共同争取,涉及区域合作重大项目相互协调、共谋共推,共同营造协同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提升两地群众和企业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全力推动品牌共塑。围绕“让文化走出去,游客走进来”,毗邻区县定期轮值举办“明月山臻品博览会”“文化旅游节”,共同举办“橙意邻水”等重大节会活动,以及春晚、篮球比赛等文体赛事,共同创办明月山区域文化品牌,推动建设垫江牡丹樱花世界—恺之峰旅游区—五华山,长寿湖—五华山—天意谷—华蓥山旅游区等精品线路,联合推广各地特色产品、品牌,共同发展展会经济。(作者:邻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吕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