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良田成片,稻田层层叠叠,水稻、玉米等农作物长势喜人;蔬菜大棚里,番茄、青椒生机盎然……这是重庆市铜梁区“巴岳农庄”试点建设的生动景象。
铜梁区按照“基层组织引领、工商资本进村、公司治理赋能、综合经营增效、整村推进共富”的工作思路,开展“巴岳农庄”乡村振兴试点建设,努力探索一条以产业振兴为基础带动乡村组织、人才、文化、生态全面振兴的新路子。
坚持问题导向探寻破题之路
针对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三农”投入不足、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利益分配机制不活等问题,铜梁区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着手,2022年,启动“巴岳农庄”乡村振兴试点建设。
“巴岳农庄”旨在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形成集成化、系统化的发展模式。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搭建股权平台,实行公司法人治理,将所有农村集体土地上的投入转化为地力改善、功能配套和环境提升的集成效能,将所有资源要素投入作价形成权益,在最终分配中得到价值体现,让投资人看得清投入转化逻辑、可开展财务量化评估、能进行机会投资决策。
创新经营方式强化风险防范
“巴岳农庄”模式实行整村推进,合作各方构建紧密的联结机制,可有效保障效益和农民权益。
在经营方式方面,“巴岳农庄”将土地、种子、技术、农资、品牌、销售统一,将劳动密集型的种养环节按统一的生产标准交由农户、大户或专业合作社负责,形成“大基地、小单元”的经营模式,把统一经营和小农户“精耕细作”的优势相结合,在提升效益的同时,也为百姓带来收益。
科技投入是“巴岳农庄”试点的一大亮点。通过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深度合作,建设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西南研发中心、南方蔬菜种质资源库、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全桑枝食药用菌研发中心、莲藕保种场、柑桔品种选育中心。
同时,还引进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开展农业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示范,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通过与高校合作、搭建产业平台、扶持本土农业等方式,聚合、扩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产业运营与农田建设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施工建设、同步产业运营,是“巴岳农庄”试点的一大创新。由区供销联社牵头整合全区农机、农技、农资等社会化服务资源,组建区域性全程社会化服务平台,建立统一协调的农业全产业链专业化社会组织,形成专业化生产、专业化服务。
加强农业与加工、冷链仓储、乡村旅游、文化体育等深度融合,发挥产业聚合效应,构建多业态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目前,已经形成以叶水福冷链为龙头的冷链物流产业、以蜀运来为引领的农产品加工业、以西郊雅社为代表的民宿产业和以西来村玫瑰岛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业。
以“巴岳农庄”为载体的1+1+N农产品品牌体系(一个工作品牌“巴岳农庄”,一个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龙乡水土生”,N个农产品单品类品牌)正在逐步建立。直播带货、京东商城、电商超市等线上、线下立体化销售渠道,推动产品与市场良好对接。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巴岳农庄”建立五级“防火墙”制度:农业保险全覆盖、保底分红、村集体承担责任、资本退出资产资源保全、政策性无偿投入代持股份逐年让渡等机制,切实保障村集体、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
形成示范效应全域推进共富
“巴岳农庄”试点把实现和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首批试点的侣俸、少云、围龙3镇6村,已组建3个“巴岳农庄”股份制公司,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侣俸镇以现代蔬菜、农旅融合为主;少云镇以红色文化、山地农业为重;围龙镇则以旅游观光、体验农业为定位。
在侣俸镇,“巴岳农庄”公司由铜梁区属国企重庆龙裕城乡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联合文曲、保乡、石河、水龙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组建。2022年,侣俸镇大力推进路网建设、农房整治、线路迁改等基础设施建设,设施蔬菜科技园一期效益明显,目前正在引进社会资本入股“巴岳农庄”公司,产业发展迈上快车道。
在少云镇少云村,依托“巴岳农庄”试点建设,2022年,少云村整合3000余亩土地,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集体经济收入35.02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20年提升125%。
在围龙镇龙湖村,则以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为主。目前,正以龙湖村桥亭湖周边为核心地带,打造集露营基地、研学基地、温泉酒店、民宿等于一体的旅游景区。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建成后将成为重庆中心城区和周边区县群众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依托重庆市住建委专项资金,龙湖村对核心区的151户居民住宅和人居环境进行整治,形成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
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建设,“巴岳农庄”在铜梁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发挥了集成化、系统化解决问题的积极作用。自今年开始,铜梁区按“整村成片、整镇多村推进,社会资本有序替代”的原则,每年启动一批,通过建点、连线、成片,推进“巴岳农庄”整体建设,形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今年,“巴岳农庄”将扩面建设到10个镇街47个村,力争到2035年实现全区全覆盖。
数据来源:中共重庆市铜梁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