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奋笔绘就特色产业高地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2-03-15 16:15:29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珍珍


产业是城市的根基,在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中,抓好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是重中之重、兴业之本、强区之要。近年来,大足区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和产业基础条件,积极主动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重大历史机遇,紧扣“桥头堡”城市定位,聚焦“特色化、集群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融合化”,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去年,全区五金、汽摩、静脉、智能、锶盐新材料、文创六大特色产业集群完成规上工业产值764.1亿元、增长23.2%。

3月3日,全区建设特色产业高地动员会议召开。锁定新目标,大足正挺起“实业为本、制造强区”硬脊梁,努力绘就特色产业高地新画卷。

 坚持创新驱动

近日,重庆桥丰五金制造有限公司的厂房内,工作人员将一把把崭新的菜刀放在一个特殊的“打印机”下,几秒钟时间,二维码、品牌名称等信息就“打印”在刀身上了。扫一扫这个二维码,这把刀以及厂家的信息就出来了,如果想再次购买,顾客还可以点击上面的店铺链接,进入厂家的网店挑选购买。

“这个二维码就相当于以前的贴纸商标,每张成本约4分钱,工人贴一张,一般需要15秒左右。引入激光打码设备后,一把刀只需要7—9秒,贴纸的钱也省下来了。”该公司总经理黎勇介绍,采用激光打码1年后,公司已节省15万元。

这种激光打码设备,学名叫二级节点赋码激光终端,依托于区委区政府与重庆移动联合打造的“五金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平台是国内首个五金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中国移动工业互联网+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加持下,实现产品、数据、业务的云端互联互通和综合集成。目前,平台已注册500余家企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已注册近100家企业,使用赋码量超5亿个,数据解析超2亿次。平台不仅服务重庆,而且面向成渝,辐射全国,助力更多中小企业加速产业数智化转型。

“五金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大足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现实之举。”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换动能。

着力聚“链”成群

去年10月,位于双桥经开区的盛泰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盛泰光电”)成功跻身“2021重庆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第28名。如今,盛泰光电每月生产摄像头模组已超过2500多万颗,全球市场占有率达6.2%。

打造百亿级光电产业链是盛泰光电的一大目标。2020年以来,盛泰光电成功引进长期合作伙伴——玻璃滤光片领域的佳禾光电及pcb领域的达汉电子入驻双桥经开区,走出了补链强链战略规划第一步。当前,盛泰光电正与哚唯品牌、百象自动化设备、莱普激光等企业协同发展,起到补链、建链、强链的作用。

“按照‘一条产业链、一套领导体系、一个专家团队、一个工作方案、一个支持政策’的方针,我们围绕现代五金、农机装备等18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逐一制定实施方案,研究产业链全景图、发展路线图、升级重点工程施工图,集链成群,释放产业集聚效应。”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着力聚“链”成群,大足一手抓传统产业、现有企业转型升级、高端嫁接,实现“脱胎换骨”;一手抓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培育发展,实现“强筋壮骨”。

发挥由区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龙头企业担任产业链“链主”的“双链”机制,加速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高度细分,从研发、生产、流通、营销各环节提升价值链。2021年,全区培育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户,其中新升规13户、小升规21户,增速均位列全市第1位。

做优发展平台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离不开平台和企业的支撑!”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如今,双桥经开区、大足高新区、大足工业园区等平台集聚效应更加突出,大足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进展顺利,大足石刻文创园成功创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大足电商产业园成功创建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大足国际商贸物流园稳步推进。

今后,双桥经开区将发展壮大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静脉等产业,重点培育信息技术、商贸物流、生产性服务业、新能源汽车、绿色低碳等产业,成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大足高新区发展壮大电梯、摩托车、生态环保、锶盐等产业,重点培育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成为全市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新高地。大足工业园区将发展壮大五金、家居、模具等产业,重点培育消费品工业、现代装备制造等产业,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五金产业基地、全市特色消费品产业基地。大足石刻文创园区重点发展雕塑艺术、工艺美术、数字文创、高端石材等产业,成为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生力军。

同时,大足将引育并举,强化企业支撑。坚持企业为本、服务至诚,加快“引”的节奏、提高“落”的实效、释放“培”的效应。

强化骨干企业培育,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企业上云、上规、上市,鼓励企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强化质量品牌打造。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升品牌的质量形象与市场竞争力,培育一批全国知名质量品牌。强化招商引资力度。瞄准“三类500强”、行业龙头,突出招大招优招强,补链建链强链,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技术含量高、集聚效应强、发展潜力好的企业,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跨越。(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