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请你提意见建议

发布时间:2021-12-13 10:57:36 来源:重庆日报 责任编辑:珍珍


12月10日,“川渝通办”改革成效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周尤  摄/视觉重庆

12月10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和四川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川渝通办”改革成效相关情况。发布会上,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胥云介绍了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推进情况。

胥云表示,川渝两地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决策部署,坚持强化“一家亲”意识,树牢“一盘棋”思维,贯彻“一体化”理念,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在第三批事项中进一步拓展“川渝通办”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10月底,根据相关部门前期反馈情况,结合国家“跨省通办”任务清单,两地共同谋划并梳理形成了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建议清单。截至目前,共计83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拟纳入第三批事项清单,主要涵盖税务、交通、发展改革、财政、公安、司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文化旅游、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16个行业领域,与企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紧密相关。

据了解,第三批事项清单将采取“政府端菜+群众点菜”方式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目前,梳理形成的83项建议清单已经挂在“天府通办”“渝快办”两个一体化平台的“川渝通办”专区公开征求意见。“我们将充分吸收采纳意见建议,及时对清单进行修改完善,争取在年底前发布实施。”胥云说。

对已经实现通办的前两批210项事项,川渝两地将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引导办事群众作出评价,通过“好差评”倒逼“好服务”,评选出“企业群众最满意的十大‘川渝通办’事项”。同时,还将开展“川渝通办”示范窗口创建活动,聚焦以评促优、示范创建,引入第三方评价,对“川渝通办”事项办理的运行机制、窗口建设、办理效果等情况进行评估,有序开展“川渝通办”示范窗口创建活动。

第三批拟实施事项三大特点

特点1更加具有区域特色

与前两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主要按照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要求实现“跨省通办”的任务事项相比,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主要从两地实际需要出发,其中车辆购置税申报、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律师执业许可等72个事项(占比87%)为川渝两地特色事项,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许可等11个事项是根据国家任务或行业任务清单梳理

特点2更加注重企业需求

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中超过70个事项涉及企业法人办事需求,包括“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跨省市保安服务公司设立分公司备案”“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分支机构设立审批”“代开增值税普通发票”等,从企业投资审批、分支机构开设经营,到税务事项办理、特种作业操作资格审核、安保服务公司异地备案等,从各个环节为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通办服务,逐步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跨区域通办服务

特点3更加“易办”“好办”

为推动更多事项跨区域全程网办,提升“川渝通办”便利化水平,川渝两地梳理了一批可共享互认的高频电子证照,涉及公安、民政、人社、住建、交通等领域共计23项证照。其中,居民身份证、机动车驾驶证、律师职业证等7项拟通过亮证实现互认,结婚证、食品经营许可证、图书馆借书证等16项拟通过共享实现互认。推动电子证照实现两地数据共享,进一步减少群众和企业办事所需纸质材料提交,缩短办事流程,提高通办效率,让“川渝通办”从“能办”向“易办”“好办”转变

就业求职方便社保服务快捷人才流动顺畅

“川渝通办”让群众办事更“撇脱”

开展“川渝通办”,就是要实现“便企利民”的目的,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那么,在民生领域,“川渝通办”有哪些创新举措?

发布会现场,重庆市交通局总工程师朱文介绍了交通运输便民服务事项相关情况。“自今年9月1日川渝两地推出‘川渝通办’交通运输高频事项以来,两地共办理许可事项7300余件,为川渝两地交通运输企业节约了时间成本,拓展了川渝两地交通运输市场,促进了两地生产资料和人员的流动。”

在朱文看来,借力科技化手段开发的“重庆市公路超限运输桥梁安全快速评估系统”,极大提高了公路超限运输许可的办件效率。“桥梁安全评估作为公路超限运输许可的重要环节,以前完成该环节需要耗费十几天至几十天不等的评估时间,现在借助快速评估系统,该环节1至3天就能完成,受到两地运输企业一致好评。”

朱文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对“重庆市公路超限运输桥梁安全快速评估系统”升级扩容,实现川渝两地公路超限运输通道全覆盖。

就业、社保是老百姓特别关注的事情,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过程中,人社部门怎样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呢?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熊义堋表示,川渝人社部门按照党委政府总体部署,强化人社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人社两批次38项“川渝通办”事项落地有声,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的实惠。

一是就业求职更方便。两地加强就业服务跨区域合作,打造“智汇巴蜀”“才兴川渝”品牌,在政务服务平台互设求职招聘专区,发布求职招聘信息,提供免费就业创业服务,实现两地岗位信息共享、服务资源共用,就业求职“一点通”。截至目前,招聘专区入驻企业超万家,共享岗位信息26万余个,累计联合开展网络招聘会26场,参加企业1.2万个,提供就业岗位54万余个。

二是社保服务更快捷。以社保卡为服务载体,设立川渝社保卡通办服务网点1312个,提供社保卡申领、补领、换领、换发、查询、缴费等通办服务,大力推进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推动养老金待遇领取资格核查互认,让群众就地就近即可转关系、办缴费、享服务。截至目前,两地依托“川渝通办”社保卡网点提供服务15.74万笔,累计办理关系转移接续2.53万人,待遇领取资格认证2.45万人。

三是人才流动更顺畅。抓住档案转递、职称认定等关键环节,先后推出档案办理“零跑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协同认”等服务,让人才跨省就业不再提档案、开证明、搞认定。比如,以前两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业务政策不统一,办事两边跑,目前已实现档案转递线上“一键办结”。截至目前,川渝两地线上互办人才档案业务达18.6万次,有力促进了人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集聚。

“下一步,将紧扣群众现实需求,扩大合作范围,让更多服务‘线上办、就近办、提速办、简便办’。”熊义堋说。

“川渝通办”助力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

“达州作为万达开川渝统筹示范区的一部分,也是四川唯一纳入该示范区的市,如何在‘川渝通办’中发挥先行示范作用的?”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

“应该说这项改革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达州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光生说,达州市与重庆市万州区、开州区首先是坚持沟通协作,共同拓展“川渝通办”的业务范围。目前,达州市和万州、开州三地建立了跨区域工作联动机制,签署政务服务合作协议,成立工作专班,共同推进难点和堵点问题的解决。同时,建立通办事项更新机制,为更好满足三地群众的办事需求,在“川渝通办”清单事项的基础上,新增19个跨区域通办事项。

第二是坚持利企便民,着力优化服务方式,丰富万达开三地群众和企业的办事渠道。“我们高水平建设了达州‘通达办’App,群众可以直接在上面办理就业、公积金、社保等个人事项。同时也实现了四川省、重庆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深度对接,群众通过‘天府通办’和‘渝快办’就能办理跨省事项。”

第三是坚持应减尽减,联合编制办事指南,明确工作流程,精简办事环节,统一办事标准,实现了同一个事项在万达开三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行政审批结果互认。

作为川渝毗邻地区,同时也是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的潼南区,又是如何推动“川渝通办”,助推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呢?

潼南区副区长曾伟从三个方面作了详细介绍。一是让事项通办流程化。潼南区对210项通办事项细化梳理,研究出台《潼南区“川渝通办”实施细则》,制定一次性告知书、收件通知书、业务登记台账“两书一账”。发布“川渝通办”流程图,推行“绿—黄—红”工作预警提醒、督促机制,提高通办事项办理质效。实行线下流转寄递费用“政府买单”,实现一地受理、内部协同、一地办成,真正做到“最多只跑一次”。

二是让事项通办专区化。开辟综合性“川渝通办”工作专区,设置1个“通办专区”、1个“自助服务区”和企业开办、社保、医保、税务等9个“一窗通办”专窗,做到线上“全网通办”、线下“异地可办”。今年以来,潼南区线上办理“川渝通办”政务服务事项1.1万余件,现场服务5300余件次。

三是让事项通办便民化。聚焦企业群众高频办事需求和急难愁盼问题,潼南区梳理公布了90项“遂潼办”服务事项清单,在遂宁市安居区三家镇、潼南区双江镇公共(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川渝通办”镇级服务专窗。同时,正在联合遂宁市推进社保卡、电子社保卡“一卡通一码通”试点工作,实现线下可用社保卡刷卡,线上可用电子社保卡扫码,让群众获得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务。(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何春阳、周尤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