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附一院在科研实践中锻造一批高水平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发布时间:2021-11-03 16:12:06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李柯佑

科技筑梦青春,创新点亮未来。11月2日,重医附一院第一届青年科技创新文化节“钱惪大讲堂”首次开讲,重医附一院党委书记许平讲述重医创始人之一钱惪教授的故事,并寄语青年医师:无奋斗,不青春;青年强,重医兴!

image.png

首届科创节科技与创新协同发展

2021年是建党10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重医附一院全面谋划“十四五”发展蓝图,开启创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人民满意医院新征程的重要时期。首届青年科技文化节自今年设立,每年举办一次,旨在进一步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增强青年科技人才科学研究意识和科技素养,注重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并将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在科研实践中锻造一批高水平的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许平说,未来五年,把重医附一院建设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一带一路"暨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的西部医学中心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医学高峰,努力创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人民满意的医院。到2035年,基本建成与世界—流医院相适应的学科体系和优势明显的人才队伍,建设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基本建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医院。到本世纪中叶,努力建成人民满意的富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医院。蓝图绘就,任重道远,重医附一院科技工作者正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严谨务实,认真贯彻实施医院党委提出的"九大工程"。

image.png

厚植西迁精神,勇担医者使命

“没有钱惪就没有重医,也不会有重庆卫生事业的今天!”193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并曾留学美国的钱惪教授,来重庆之前他已是上医副院长兼华山医院院长,为了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他带领一家四口,告别繁华的上海,来到重庆支援西南医疗卫生事业建设。400余名医学专家西迁重庆,创建起重庆医学院及附属第一医院,扎根重庆,开启西部医疗新篇章。

“不能忘记钱惪教授,不能忘记我们的建院先贤。”重医附一院院长罗勇说。在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嘉定、太仓等地暴发血吸虫病,在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只有酒石酸锑钾,但国内并没有高浓度葡萄糖溶液配伍稀释,在钱惪的带领下,经过反复试验、观察、对比、研究,得出了用生理盐水取代葡糖糖溶液与锑剂配伍进行静脉注射,将原来的20天疗程缩短为10天,并总结为“锑剂治疗血吸虫病10天疗法”进行大规模推广。由于传统锑剂只能通过静脉给药,且血吸虫对其也逐渐产生了抗药性,钱惪组织团队对血防846开始联合攻关研究。经过反复试验、论证、确定,最后成功将该药静脉注射改为口服,疗程也由20天缩短为7天,这一重要成果被认为在血吸虫病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在全国推广使用,使重医一举成为全国血吸虫病防治中心,传染病科也成为重医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许平说,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青年医生要传承和发扬西迁前辈用青春热血和爱国理想书写的“爱国爱民、艰苦奋斗、严谨求实、追求卓越”的崇高精神,在新时代使命的感召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image.png

五大主题版块激发青年科技人才活力

本届科创节共分为“图书馆开放日活动”、“钱惪大讲堂”、“长江医学创新论坛”、“医学重点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学科提升工程人才项目评审答辩”五个版块,引导青年科技工作者传承和发扬西迁前辈用青春热血和爱国理想书写的“爱国爱民、艰苦奋斗、严谨求实、追求卓越”的崇高精神,在新时代使命的感召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重医附一院大力推进人才培养工程,设立了青年科技人才项目、设立医学科研培育基金、设立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基金等一系列人才培养措施,近三年医院已经投入学科创新基金7140万元,青年人才配套经费2710万元。重医附一院始终坚持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更加重视青年创新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认真听取青年人才的意见,加强对科研活动的科学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创新环境。(夏婷、龙利蓉/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