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第十五届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年会“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进展”专题分论坛在两江新区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此次论坛进一步突出了新一代网络体系结构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展示了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对推动高校、研究所、企业在产学研方面的深度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该论坛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承办,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对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研讨,深入分析未来互联网发展面临的需求与挑战,细致剖析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的技术路线,交流促进互联网可演进发展的新思路,分享在业界具有示范价值的应用案例。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在致辞中表示,互联网发展成为网络空间,其发展不仅是网络空间主权的战略保障,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民众生活升级的重要依赖,网络安全成为各国重大国家战略。他表示,互联网体系结构是互联网的核心技术,掌握这项核心技术才能更好解决网络空间安全问题。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973首席科学家苏金树以《高性能网络智能化与柔性化思考》为题进行了分享。他指出,2020—2030年,5G三大应用场景将多维度改变工作方式、生活模式,而网络的发展需要满足全息通信、快速反应与时间体验等需求,互联网内部机制将逐渐智能化,并实现触觉、味觉、嗅觉的多维传感需求。“我们将用知识定义网络。”苏金树表示,知识定义网络是基于SDN的最新发展,将知识平面进一步具体化,构建在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上层,将智能和推理集成到软件定义网络的决策过程之中。此外,他还介绍了基于意图的联网IBN以及验证智能网络的部分关键机制与算法。他表示,网络智能化是可以根据场景优化参数、提升性能,网络也可以为智能计算机提供更好的网络结构。
东北大学教授王兴伟以《未来互联网发展趋势与研究调整》为题进行了分享。他指出,未来互联网面临着理论落后于工程以及自适应、扩展性、高性能等问题。而未来互联网的基本需求和关键特征在于网络体系结构的变革可以是革命式,但其实现应该是渐进式的。他认为,未来互联网应该是软件定义的,多形是其基本属性,虚拟化、软件化、云化、切片化、云联网等是其应该具备的能力。未来互联网也应以服务为中心,围绕内容构建网络,并具备自感知和自管理能力,同时移动支持应该是未来互联网的内在属性,隐私保护、信任管理、安全性等应该成为未来互联网的基本属性。基于此,王兴伟教授表示,未来互联网发展趋势与研究挑战应在于互联网能效型路由机制、安全路由机制以及工业互联网内网架构与通信机制等方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向阳以《工业互联网最后一公里:物联、计算、数据、安全》为题进行了分享。他表示,网络体系架构与分布式架构是实现工业互联网数据智能化的基础,要确保网络互联互通及时空关联。网络安全是工业互联网稳定运行的保障,而人—机—物的深度融合与数据智能化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
清华大学教授徐明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罗洪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计算机网络与协议实验室主任郑凯分别带来了《基于可编程硬件技术的网络遥测》《共生网络:理论与初步应用》《广域互联网弱确定性时延通信技术》主题分享。(江亚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