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1月30日讯 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璧山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位置,是主城都市区的“迎客厅”。近年来,璧山区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突破口,加快构建“1+3+N”科技创新体系。经过几年的深耕,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新兴产业高歌猛进,科技创新已渐成璧山新名片。
新芽成大树
科技成果加速孵化
电动车无线充电装置、燃料电池无人机、纳米银柔性触控屏智慧黑板……近日,走进大学城(璧山)双创生态社区,只见刚投用不久的大楼里已集聚十余家孵化企业,无一例外均是清一色的“研究院有限公司”,其推出的创新产品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重庆平创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其团队是国内最早从事碳化硅功率芯片研究及应用的团队之一,致力于发展新的半导体技术、先进智能感知技术和高效能量转换与控制技术。落户璧山不到一年的时间,平创已研发和预研发多款电子元器件产品,并成功应用到航空航天、国防装备、新能源、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等领域。
“高校技术团队成立的公司优势在于技术,弱势在于产品工程化和市场推广问题。”平创半导体研究院负责人陈显平说。而“双创”生态社区内的中试平台可为公司产品的小批量试制提供生产场地,为产品的全功能系统化测试提供测试平台,有助于提高技术从工程样机向市场产品转化的速度,推进公司产品的产业化进程。
平创半导体研究院的受益还远不止于此。为了让新芽长成大树,璧山区成立了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通过价值链、利益链、科技链、金融链、人才链“五大链条”有机耦合,建立共同价值理念,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孵化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搭建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优质的“科研+孵化+推广+迭代”全生命周期培育服务,帮助科技成果走上产业化道路,实现各自价值、利益最大化。
目前,研究院已成功孵化10余家新生企业,涵盖智能制造、新能源技术等多领域;集聚百余名研发人员,孵化企业订单累计超过1亿元。以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专业技术平台,汇集了世界顶尖专家团队近200人,完成了200多项专利申请,诞生了多项全球“首创”技术,形成了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劲创新动能。
老树发新枝
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在生产线上,机器人挥舞“臂膀”,将一个个齿胚变身为齿轮;检测区域内,齿轮被送进智能检测机器人的“肚子”里,十几秒后输出“体检”结果;监控室LED显示屏上,清晰呈现着工厂各环节运作情况……这是近日笔者在重庆蓝黛动力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工厂看到的场景。
作为璧山本土培育成长起来的汽车核心零部件龙头制造企业,蓝黛公司过去一直生产手动变速器,主要为吉利、奇瑞等汽车配套。随着手动变速器销量出现下滑,该公司从2010年启动AT自动变速器研发。历时9年,投资近5亿元,最终成功研制出6AT变速器,从一家老牌传统制造企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去年,该公司首次成为丰田、沃尔沃汽车的配套厂。今年,顺应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方向,该公司通过并购深圳市台冠科技有限公司10%股权,构建起了新产品的研发、生产体系。
制造变“智造”,其背后正是璧山区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结出的累累硕果。
近年来,璧山区一方面鼓励制造企业智能化改造制造单元、加工中心、生产线,推动建立一批具备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数字化车间和数字工厂,实现企业自身吸附力对智能产业的集聚。另一方面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实施产业链招商,不断加大对智能制造企业的引入,形成新产业抱团发展,不断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
此外,璧山区还出台了《璧山区鼓励科技创新二十五条政策(试行)》《璧山区质量品牌和知识产权资助办法》,加大对企业的科技扶持力度,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以重点骨干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为主的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提升全区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一系列的举措使企业创新热情持续高涨,今年前三季度,璧山区新培育入库科技型企业239家,累计达到728家;新培育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54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预计超过220家;新增市级研发平台8家,区级及以上研发机构达172个,盾之王、成峰水务获得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支持,康佳、青山项目入围重庆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重点项目……
科技创新无止境,勇攀高峰不止步。站在新的起点,璧山区正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积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尹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