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会现场。重庆市交通局供图
笔者10月14日从重庆市中心城区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验收汇报会上获悉,自2013年创建公交都市以来,重庆紧紧抓住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契机,全力推进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公交都市创建取得了积极成效。
截至目前,重庆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稳步提升,达60.8%,处于全国靠前水平;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有力推动,9月底实现带有“交通联合”标识公交IC卡在市内以及全国互认;规划年内建成公交优先道49.5公里,总里程将达210公里;轨道交通大力发展,投入运营线路8条,运营里程329公里,日均客流量300万人次,形成了“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出行格局。
重庆地铁6号线驶过东水门大桥。李裕锟 摄
实施川渝两地公交一卡互联互通
据重庆市交通局局长许仁安介绍,为了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通过多次与四川省磋商达成一致意见,重庆与四川毗邻6县13区开通运行跨省城际公交,实施川渝两地公交一卡互联互通。
截至目前重庆与四川已开通2条跨省城际公交,年内还将开行10条,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新投入使用的新能源公交车。李裕锟 摄
创新开行“小巷公交”执行2元“一票制”
近年来重庆还积极打造“快、干、支、微”公交线网分级体系。厘清线网结构,打造公交快线、规范公交干线、发展公交接驳专线、试点公交微循环线,构建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结构清晰、衔接合理的公交线网体系。
创新开行的“小巷公交”,在常规公交车型无法通达的“背街小巷”上,创新选用运营更为灵活的7座小型纯电动车型,执行2元“一票制”,纳入中心城区公共交通1小时免费优惠换乘范围,解决了群众“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今年已试点开行3条小巷公交线路,年内还将开行5条线路。
单轨3号线和2号线列车在牛角沱交汇。李裕锟 摄
轨道出入口百米内公交换乘设施全覆盖
在轨道品质提升方面,重庆一方面推动车站品质提升,针对小什字、五里店、铜元局、唐家院子、袁家岗五个示范车站以及李子坝旅游热点车站,优化车站外墙整体涂装、加装电扶梯雨棚、完善便民设施;一方面推动列车品质提升,完成车身美化、提升座椅防滑、增设车厢端头LED显示器。在轨道站外品质提升方面,站外500米内增加引导标识,便捷市民出行。推动轨行区品质提升,实施高架墩柱立体挂网绿化、强化污渍清洗。
重庆全面实施的中心城区轨道与地面公交站点换乘整体提升建设工作,从2019年12月开工建设以来,已累计建成103个公交停靠站,配套新增、调整公交线路200条,同步推动站台设施提档升级,改造后公交轨道平均换乘距离由215米缩短至35米,基本实现轨道出入口100米范围内公交换乘设施全覆盖。
索道轿厢划过长江。李裕锟 摄
促进交旅融合打造公交热门景点
如今的重庆已经是全国热门的旅游景点,如何促进交旅融合发展呢?重庆将公共交通特色与山城都市旅游相融合,形成独具魅力的公交热门景点:长江索道从2013年踏上旅游转型之路,2018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重庆一日游必游景点”;轨道交通2号线李子坝车站,列车“穿楼而过”的奇特景观,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前来打卡,已成为我市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
同时重庆积极推进公共交通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公交大数据中心、轨道OCC控制中心智能化优势,在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科学、精准、及时调度公共交通运力。目前我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达700万人次,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董进、实习生杨世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