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家门口乐享“文化大餐” 加快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10-25 14:38:34 编辑:珍珍

窗明几净,满室幽香。一排排书架整齐地立在墙边,书架上摆满了文学、历史、教育、健康等各类书籍。市民三三两两坐定在原木色书桌旁的软椅上,捧着书津津有味地读着。

image.png
位于北碚区旅游集散中心的北碚图书馆馆外流通点,三五市民在此阅读。熊辉  摄

坐落在区旅游集散中心的北碚图书馆馆外流通点,面积不大,与一旁的茶室、休息间互为补充。开放的时间内,读书的孩童、喝茶的老人、歇息的游客,各自徜徉在这个悠闲自得的小世界里。

家住附近的何晨是“流通点”的常客。“这里有几百本藏书,书籍会定期更新,并且可以免费借阅,从我家走路过来只要,特别方便”。“流通点”设立后,像何晨这样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就将这里当成了开展文化生活的首选地。

24小时城市书房、馆外流通点、社会分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以舒适的环境、智能的服务、多元的活动丰富用户的感受与体验,让文化服务更加便捷、更接地气。

像这样的“图书流通点”,北碚有39个,他们分布于17个镇街的社区、企业、学校、咖啡馆等。据了解,北碚图书馆通过完善“总分馆”制度,在全区设5个城市书房、4个主题分馆、10个微型图书馆、7个有声图书馆、17个镇街分馆、10个社会分馆、4个乡村书房,真正让文化设施“种”到群众家门口,使阅读触手可及。

image.png
位于北碚区旅游集散中心的北碚图书馆馆外流通点,一排排书架整齐地立在墙边。熊辉 摄

文化设施不仅要“亲近”人群,还要更“读懂”人心。

近日,从在北碚图书馆看到,入口处的显示屏正在实时更新当日的进馆人次、图书借阅人次、读者分析等数据。

走上二楼的川渝阅读“一卡通”专区,市民高女士正在使用视觉盘存系统,依托阵列式 AI摄像头,精准搜寻图书信息。“之前我在图书馆找书,只能确定一个大致的范围,找起来比较麻烦,现在有了智能检索机,它可以精确到某一个书架的某一层,大大节省了找书的时间。”谈到图书馆的视觉盘存系统,她赞不绝口。

据了解,该馆不断创新转型服务方式、丰富数字阅读体验、有效提升服务质效,探索“黑科技”在图书馆的多元化应用,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服务。“我们计划将把总馆已有的智能智慧设备和管理平台,向各个分馆进行延伸,让更多读者能够使用到自助办证机、智能借阅设备和AR体验设备。”北碚图书馆馆长郭道惠表示。

除了公共阅读设施,今年以来,北碚在体育设施完善、文博场馆建设、文化服务供给等方面齐抓共管、一体推进。

今年以来,北碚区已投入资金95.05万元,安装45套体育设施,绘制推出《北碚区全民健身线上地图》。以“百馆”建设为统揽,推进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展示馆、北碚英才馆、蔡家农耕文化体验馆、中医药博物馆、孙越崎办公室旧址陈列馆、土坨酒博物馆、北碚豆制品文化馆等11个文博场馆。今年上半年,举办“舞动山城欢跃四季”广场舞展演赛等20余场文化活动,开展“缙云文化大讲堂”等各类阅读推广活动177场次,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培训活动惠及本地群众5000余人次,线上参与群众达200余万人次。

“我们希望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服务网络、创新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均衡化。”北碚区文化旅游委党委委员罗静秋表示,接下来,北碚将以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统领,深入持续推进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着眼城乡之间、不同区域和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文化权益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熊辉/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