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自贸试验区:以改革创新助力城市开放发展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2022-04-02 10:34:25 编辑:珍珍

4月1日,正值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5周年。

如今,重庆自贸试验区已经成为重庆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为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提供重要助力。

在重庆自贸试验区5岁之际,重庆日报记者寻找了多组典型案例,从中来看看5年来自贸区为重庆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产业集聚带来了怎样的促进作用。

政策创新

“重庆创新”获国务院“最佳案例”

2月底,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12个“人民法院服务保障自由贸易试验区亮点举措”,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创新的“涉外商事‘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入选。

实际上,凭借涉外商事“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重庆已经拿到了多个殊荣。最具分量的,当属入选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级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

涉外商事“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为啥获得殊荣?在于这项创新机制自身的“多元、高效、便捷”等优势。

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副院长贾科介绍,涉外商事解纷主要有诉讼、仲裁、调解三种方式。以往,这三种方式并没有“互通”,而在涉外商事“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下,当事人只需要通过重庆涉外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就能同时了解三种方式,且找到相应机构,省去了大量时间、精力甚至资金。

2018年底,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正式挂牌,2019年7月,涉外商事“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正式上线。截至今年2月初,通过该机制,重庆累计成功调解涉外商事案件184件,实现全国首例涉外商事诉仲对接。目前,该机制的线上解纷平台正在建设当中,将以法院现有平台为依托,建立网上对接工作模式,着力实现线上诉、仲、调“无缝”衔接。

重庆自贸试验区的重要定位,就是当好政策创新的“试验田”,且要敢于先行先试。

据市商务委介绍,挂牌成立5年以来,重庆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推动总体方案151项改革试点任务全面落地,国家部署的复制推广经验案例和深化改革创新措施落实率超过90%。

同时,重庆自贸试验区还坚持差异化探索,累计培育重点制度创新成果88项,其中7项向全国复制推广,66项在全市复制推广。

开放型经济

世界跨境电商龙头为何选择牵手重庆西永?

今年1月,重庆西永跨境电商产业园(eBay园)暨渝贝跨境电商学院人才孵化基地,在西部(重庆)科学城西永微电园揭牌,标志着西永微电园成功牵手eBay,将为重庆数千中小企业掘金海外市场提供帮助。

eBay落户重庆西永微电园,看重的是其诸多优势。

首先是发展环境。重庆自贸试验区西永片区是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大通道的始发点,能够为跨境电商提供物流支撑。同时,重庆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定位,能够让eBay享受到很多好的政策。比如,该区域探索制定了一系列创新制度,形成了“快速通关”“即报即放”等通关模式,实现了“全年无休日,货到海关监管场所24小时内办结通关手续”,能够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便利化的通关服务。

其次是双方发展方向契合。重庆自贸试验区西永片区微电园板块是重庆外贸的主阵地,区域外贸进出口额常年占全市四成以上。跨境电商,正是该区域目前发展的重点。据了解,2021年,西永微电园跨境电商全年业务量达78.31亿元。

最后,是市商务委、重庆海关都非常支持西永微电园发挥好自贸试验区的功能与优势,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

得益于eBay等企业助力,今年1—2月,西永微电园跨境电商进口完成交易额3.46亿元,占全市交易额的36.2%,新增跨境电商出口完成交易额27.35亿元。

市商务委数据显示,5年以来,重庆自贸试验区累计新增市场主体超6.5万户,成功引进星光国际精准医疗创新中心等百亿级项目以及德国埃马克、万国数据、中欧数字生态城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

重庆自贸试验区还是重庆重要的产业集聚地。市商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巡府介绍,重庆自贸试验区新设外资企业占全市比重20%,吸引了全市超35%的外商直接投资,集聚全市超1/4的进出口企业,贡献了全市约70%的进出口贸易总额。

重庆自贸试验区内的企业质量较高。据统计,区域内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近20%,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超35%,高技术制造业营业利润占自贸试验区内规上企业营业利润比重超85%。

营商环境

重庆港开启“启运港退税”模式

3月7日,两江新区税务局为百力通(重庆)发动机有限公司生产的400台汽油发动机办理出口退税,金额25241.76元。这是重庆“启运港退税”第一单。

“启运港退税,是重庆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的一项税收创新改革政策。”重庆海关所属重庆港海关副关长胡松介绍,以前,企业要将货物运到出境港口并办理结关手续后,才能申请退税。如今,通过启运港退税政策,企业在启运港办理放行手续后就视同出口,即可办理退税手续。

这样的便利,来得并不容易。2018年,重庆自贸试验区果园港片区被纳入全国启运港退税政策适用范围。然而,当时的果园港因为功能等原因,暂时无法执行这一政策。

条件暂不准许,筹备工作却能提前开展。在调研过程中,重庆发现,很多企业对这个模式的“兴趣不大”,因为当时政策不准许企业在运输经停港上下货物。

为此,重庆海关将企业的诉求整理成材料,然后向海关总署汇报,再由海关总署向财政部、税务总局等部委进行协调。几番努力下,几个国家部委对该政策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在运输途中,经停港可上下货的规定。

2020年,重庆海关、重庆市税务局组织企业对启运港退税进行业务测试。

2021年,重庆市财政局、重庆海关、重庆市税务局出台政策,明确了重庆市启运港退税政策执行具体范围和流程。同年底,随着重庆水运外贸业务正式转移至果园港,果园港正式具备了启运港退税政策落地的全部条件,相关申报流程也开始启动。这也才用了上文说到的,在3月7日开具的“第一单”。

“启运港退税”在重庆落地实施后,提升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缩短了资金占用周期,为外贸出口带来更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借助这个政策,重庆还能带动周边城市的货源往重庆港聚集,提高重庆开放的辐射带动力。

5年来,重庆自贸试验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还作出了不少探索和创新。比如,通过实施“集中审核作业模式”,打造关区集中审核作业中心,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间较法定时长缩减86.26%。再如,在通关时间上,推动海关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通关无纸化率达到99.9%;全面推广“提前申报”,加强7×24小时预约通关保障。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重庆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分别压缩73.85%和96.13%,超额完成国务院关于在2021年底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压缩一半的目标任务。

川渝合作

川渝在全国首次实现“电子口岸卡”业务跨关区通办

重庆和四川的外贸企业,有一项全国独有的“福利”:能够跨关区办理“电子口岸卡”业务,且单次业务办理节约近1000元,业务办理时间压缩2/3以上。

这项福利,源于重庆和四川两地海关牵头打造的“关银一KEY通”川渝一体化项目。

这个项目能够落地,其实是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的一次“破例”。

跨区域通办业务,需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经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授权才可以操作。此前,国内从未有过先例。

川渝独享“福利”,源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自贸试验区的叠加效应。

目前,川渝两地共有2000余家企业在川渝两地跨区域进出口业务上有办理需求。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这一需求量也逐步增加。

在此背景下,重庆海关与成都海关一起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向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汇报,申请等。

最终,“关银一KEY通”川渝一体化创新举措获得了支持。

重庆首次测试“关银一KEY通”川渝一体化,是在重庆自贸试验区西永片区微电园板块内,由一家从事制造加工的企业进行的。

去年9月,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重庆分中心、成都分中心,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重庆市分行四方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关银一KEY通”川渝一体化项目正式落地。自实施以来,已惠及企业超过2000家,办理业务约7000次。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下,两地自贸试验区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

早在2020年,重庆市商务委和四川省商务厅就共同签署了《共建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工作方案》,明确表示将围绕“制度创新、平台共建、通道共享、产业协作、环境打造”五大重点领域,积极开展差别化政策先行先试,促进改革成果共享应用。

在自贸试验区的框架下,川渝两地已经取得了多项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创新成果,比如共同创建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合作品牌——中欧班列(成渝)号、多式联运“一单制”等。 (杨骏   刘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