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新场景 展现重庆消费新魅力

发布时间:2022-03-17 10:15:15 来源:重庆日报 责任编辑:李柯佑

3月8日晚8点,夜幕降临。渝中区李子坝正街21号,陆续有人进入“防空洞”。

不一会儿,洞里就热闹起来,人们三五成群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其中不乏外国游客。原来,这个“防空洞”已经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酒吧。

重庆,因山城地势,于抗战时期建设了大量防空洞。如今,这些防空洞的功能正在发生变化,尤其是随着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打造,它们正变身成人们喜闻乐见的消费新场景。

如渝中区,防空洞里不仅有酒吧,还有火锅店、剧场、加油站、便利店等。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如何增强消费吸引力?近年来,重庆积极培育发展新消费,催生了不少消费新业态和消费新场景。

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既要解决卖什么、卖给谁的问题,也要解决怎么卖的问题

“妈妈,我们再玩一会儿好不好?”3月5日晚7点,南滨路上的SUPER ZOO动物主题街区里,五年级学生菲菲对妈妈说。从上午11点起,菲菲和爸爸妈妈,还有她表妹一家人,已经在这里玩了近8个小时。

在这个面积不足6000平方米的空间里,布局了咖啡、西餐、酒吧、茶饮、文化体验、科普、图书、影音、零售、儿童游乐和艺术展览等多种业态,还打造了热带雨林、观景露台等赏景打卡点,进出的游人络绎不绝。

SUPER ZOO动物主题街区与知名连锁咖啡品牌ZOO COFFEE(动物园咖啡)都是由动物园文化产业集团打造。“相比以‘咖啡+餐饮+轰趴’业态为主的ZOO COFFEE门店,SUPER ZOO动物主题街区走的是多元融合业态之路。”动物园文化产业集团运营总监赵晓娜说,2021年4月亮相以来,该街区人气一直颇旺,周末日均客流量超2000人次。遇到节假日,客流量更是翻倍,其中大多数是游客。

在重庆,多元融合的消费新业态和消费新场景还有不少。

观音桥步行街上的新世纪百货世纪新都商场,近年来致力于打造“生活美学院”,涵盖美容中心、美发中心、洗衣中心、舞蹈中心、面包店、沙龙教室等业态,为商场吸引客流提供了重要助力。目前,已有10个化妆品品牌在商场内开设了美容中心,顾客在1楼购买了护肤品,可拿着护肤品到楼上去做美容。“每天,每家美容中心都爆满。”世纪新都相关负责人称。

两江新区的重庆光环购物公园,打造了室内植物园——“沐光森林”。“沐光森林”与商业综合体融为一体,形成了可让消费者一边打卡赏景、一边购物的新消费场景。

渝北区两江国际商务中心的重庆大悦城,打造了湖泊、“渝悦峡谷十二景”,构建出百米“峡谷”全场景微度假公园。

解放碑步行街上的重庆环球金融中心,不仅有购物中心、酒店,在73-75楼,还打造观景平台,发展“云端经济”。人们在观景平台欣赏完美景后,可到购物中心购物,品美食。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既要解决卖什么、卖给谁的问题,也要解决怎么卖的问题。”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为更好地把商品和服务卖出去,重庆积极支持、引导商家发展多元融合新业态,打造多元融合新消费场景,培育发展新消费,进一步增强了消费新魅力。

消费吸引力有待提升

游客只看不买的问题比较突出,在“怎么卖”方面,重庆的吸引力还有待提升

不过,对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要求,在“怎么卖”方面,重庆的吸引力还有待提升。

重庆作为近年来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却面临着旅游花费不高的尴尬处境——人均旅游消费常年低于1000元。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游客只看不买的过境游问题比较突出。”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研究员莫远明认为,这是重庆的一个短板。

莫远明认为,这与消费舒适度不够好有很大关系。如,目前重庆五星级酒店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很多消费场景人文关怀不够,除了地铁和机场,其他消费场所的外语引导标识普遍缺位,对国际游客来说不太方便。

赵晓娜则注意到,她身边很多朋友,都喜欢来重庆游玩,但真正能让他们消费的,是那些特色鲜明、有文化味的东西。而目前,重庆这样的消费场所并不多,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

就拿好吃街来说,重庆的好吃街基本上都是一个样——集聚的餐饮连锁品牌很多都相同,并且除了美食,几乎就没有别的了。

商业综合体也存在类似现象。连日来,记者在中心城区多个商业综合体调查发现,以百货零售为主的传统业态比例,普遍由过去的70%—80%缩减为30%—40%。而以娱乐、健康和休闲餐饮等为主的体验业态则成为“新宠”。其中,仅休闲餐饮、儿童主题乐园等业态的占比,往往就能达到20%—30%甚至更高。不少城市商业综合体的业态及品牌高度重合,缺乏特色和卖点。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廖成林认为,整体而言,重庆的消费内容供应仍较单薄,主题娱乐、文化演艺、创意展示等多功能复合性消费内容仍然偏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深挖文化价值才能卖得更好

可通过文化与旅游融合、经济与科技融合、消费与文化融合,打造全新消费场景

重庆应如何努力?

莫远明建议,各区县政府要加快构建服务型政府,优化消费环境,从战略、规划和策划方面加强提升消费舒适度、消费体验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

同时,可通过文化与旅游融合、经济与科技融合、消费与文化融合等方式,打造全新的综合性新型消费载体和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场景,进一步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赵晓娜认为,重庆要解决“怎么卖”的问题,关键在于消费场所要做出特色,打造自己的文化标签。

如SUPER ZOO动物主题街区,传递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价值主张。围绕这一点,其在商品和服务方面,都充分结合动物元素。如,每天轮流播放不同的科普片,卖各种动物造型的糕点、布偶玩具;每名员工都有一个动物别名;每张桌子桌角都有“动物百科”二维码;每卖一份公益野保菜单上的菜品,就会将20%的收益定向捐赠给NGO(非政府组织),用于保护动物等。

对于如何提升消费吸引力,在重庆环球购物中心总经理高瑜看来,重庆商圈众多,比其他城市更容易出现商业综合体等消费场所同质化竞争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政府要从顶层规划、政策支持上引导各商圈及其商家,结合自身实际、找准目标客群,布局特色鲜明的消费场景和消费业态。另外,还可跟国内外品牌合作,开展有影响力的商业活动和城市营销活动。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提升重庆消费吸引力,重庆将培育一批国际消费中心、区域消费中心、商文旅体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城市和示范商圈、特色街区。同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和消费舒适度;加强城市整体营销,打响“长江三峡”“不夜重庆”等城市名片,宣传展示重庆消费新魅力。

(本报首席记者 杨骏 记者黄光红 向菊梅 见习记者刘旖旎 实习生李兰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