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刘文贤:建议建立合作共商机制 畅通西部陆海新通道规则

发布时间:2022-03-11 16:21:49 来源:中国经营报 责任编辑:李柯佑

“西部陆海新通道贯通西部地区,衔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对西部地区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将发挥重要战略通道作用。但在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存在规则不畅问题,亟须解决。”日前,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民盟重庆市委副主委刘文贤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表示,除民生问题外,今年两会他主要关注西部陆海新通道规则不畅等问题,将提交《关于解决西部陆海新通道规则不畅问题的提案》。

刘文贤表示,当前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存在的规则不畅问题主要有地方政策影响通道便利性、规范化标准不统一、口岸政策法规无法满足当前发展需求以及数字化水平不高等。如受地方保护政策和当前疫情检疫程序的双重影响,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市的通关时间、成本相比过去大幅增加,有的地方制定的通关政策不尽公平。

“西部陆海新通道涉及到国内外公路运输、内河运输、铁路运输、海运等多式联运方式的衔接,但目前多式联运设施设备标准不统一,不同运输方式的装备标准缺乏兼容,协作转运阻碍较多,导致成本增加。”以重庆跨境公路班车亚欧线(连通欧洲与越南)为例,刘文贤表示,整条线路采取公铁联运方式,越南货物经东盟班车运抵重庆后,在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分拣、换箱后再经由中欧班列(重庆)运往欧洲。公路运输集装箱标准为45尺,铁路运输集装箱标准为40尺,存在换箱成本,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运输效率及运输质量。

刘文贤还表示,当前政策限定公路口岸只能在边境城市设立,这无疑限制了具备条件的内陆城市设立公路口岸,已无法满足当前对外开放发展新形势。如重庆国际分拨(公路)海关监管中心,已经获得重庆海关正式验收批复,且具备实现口岸功能的硬件条件,但由于内陆公路口岸的政策限制,绝大多数适销对路的东盟国家肉类、水果等农副产品仍需在边境口岸清关,取道广东等地反向批发至西部诸省,减弱了重庆作为一线贸易门户的辐射功能。

“西部陆海新通道在信息联通、口岸功能、通关便利化等方面不同程度存在短板。”刘文贤表示,物流及通关服务是做大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软件”支撑,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上下游环节之间、主城与区县之间、公路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物流与其他行业之间缺乏信息共享,导致信息获取的时效性较差,信息与业务流程相互脱节,无法有效衔接,业务协作水平低,场站、仓储、车辆等资源利用率不高,推高了物流成本。

为此,刘文贤建议西部陆海新通道应建立合作共商机制,国家口岸办适时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联席会上与沿线省市进行讨论磋商,取缔带有地方保护色彩的特殊化、地方化的“土政策”;加强政府间的沟通与协调,共同营造公平公开的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运输市场秩序,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刘文贤还建议优化口岸政策法规,制定、修改、完善口岸方面的立法,解决内陆设立口岸问题,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城市对外开放发展。

“同时应提高标准化衔接水平。”刘文贤建议,应健全多部门联合协调工作机制,着力破解多式联运跨领域、跨部门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深化细化配套政策措施,鼓励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项目,推动铁路、港口、航空、金融、信息等企业建立联动机制,拓展合作方式,形成发展合力。加强铁路、公路、水路和民航运输在货物交接、合同运单、信息共享、责任划分、保险理赔等方面的制度对接和统一规范,提高不同运输方式间的标准规范衔接水平。

“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整合物流数据资源,推动跨区域物流信息共享共用。”刘文贤建议,西部陆海新通道应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包括物流在内的各行各业信息化水平,打造、开发大数据平台,促进信息互联互通,形成行业大数据,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有效减少资源错配及无效运行,从而做到物流信息共享、资源高效匹配,降低物流成本。(庄灵辉、卢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