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荒山”变“金山” 活了乡村富了村民

发布时间:2021-09-08 14:26:47 来源:华龙网 责任编辑:何静怡

近日,笔者来到重庆市丰都县青龙乡青天村境内的瓦屋山,所谓高处不胜寒,山上和山下犹如两重天,山下高温溽热,山上却空气凉爽,满目苍翠,云遮雾绕。清新的空气中,千亩茶园在山坡上画出一道道柔和的曲线,10多名茶农头戴草帽,正在对茶树进行管护。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昔日荒废的瓦屋山被我们打造成了今天的茶山,一片片嫩绿的茶叶换来一张张红彤彤的百元大钞,茶山就是村民致富的金山银山。”青天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王子诗接受笔者采访时说。


青天村瓦屋山老茶园旧貌换新颜。通讯员李达元摄
青天村瓦屋山老茶园旧貌换新颜。


改造老茶山旧貌换新颜

瓦屋山上海拔1000米左右,周边生态环境非常好,是种植茶树的理想之地。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青龙乡政府组织村民开垦山地,然后连片种植茶树,将此山打造成了茶山。

“那时候不通公路,加上缺乏制茶技术,村里的茶叶产业始终没有很好发展,后来土地实行包产到户,由于茶叶生产效益不好,村民们都不愿意承包茶山。”青天村党支部书记刘定甫说,再后来,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挣钱,偌大一片茶山无人管护,几近荒芜。

近几年,通过历任驻村工作队及村干部联手,对山上的茶园进行升级改造,建成了1200亩乡村旅游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其中示范园120亩。茶山重新焕发生机,荒山披上绿装。“我家的土地被纳入建设茶园后,我本人又被返聘到茶园打工,每天务工费有60元,虽然不高,但干了就有报酬,还可照顾家里。”四组村民黄龙英说。

黄龙英只是在瓦屋山上茶园打工村民中的一个缩影。据刘定甫介绍,目前,在茶山从事茶树种植、管护的人员有60多人,他们的人均年收入达到8000元。“同时,我们还引进一家茶叶深加工企业,年产茶叶10.5吨,茶叶产品远销市内外,前景十分看好。”刘定甫说。


青天村龙井堡人居环境改造示范点。通讯员李达元摄
青天村龙井堡人居环境改造示范点。


扩展发展空间延长产业链

王子诗带领工作队与村干部团结协作,坚持以传统茶树种植为主线,重点集中在发展特色茶产业、茶叶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上。打造以茶叶文化为主题的茶产业园,发展与茶叶种植、采摘等相关的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农家乐、农村田园综合体、旅游饭店、文化体验等多种旅游文化产品,拓展发展空间,延长产业链,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实现产业振兴。

每年春茶采摘季节,也是市民春游踏青之时,为了让市民进得来、出得去,方便快捷,青天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村现已建成“四好农村路”32.8公里、便民路12公里;各村社均已接入全乡集中供水管网,水质、水量及方便程度均已达到国家标准;村内还建有50千伏变电站7座,电网运行稳定,供电充足;加强网络建设,实现4G网络信号全覆盖。

“以茶产业为主导产业,村里还新栽种青脆李513亩(套种油用牡丹),并对现有60亩红心柚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护,为全村产业振兴奠定基础。”王子诗说。

原始村落变身美好家园

出门听鸟鸣,推窗闻花香,这本是陶渊明对世外桃源的描述。如今,在青天村龙井堡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现实写意,村民就生活在世外桃源里。

“龙井堡是我们村打造的一个人居环境改造示范点,”刘定甫说,“以前这个院子十分破旧,农户散养的畜禽满地拉屎拉尿,特别是下雨天,到处都是污脏脏的,几乎迈不开脚。”

针对这一问题,青天村大力推进以“三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通过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最终改变了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行动中,乡亲们实行共建共享共管共治的原则,大家义务劳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终于让我们的居住环境就像城里的小洋房一样,有花园,有石阶步道,还有小型广场,大家都感觉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龙井堡居民任思才说。

笔者走进龙井堡,仿佛刘姥姥走进了大观园,看到这个原始村落变身美好家园,新型的家居环境设计,让原本质朴的农村风貌与自然环境贴合,污脏脏的院坝地脚变身花卉植物,处处鸟语花香,置身于这样世外桃源格外怡人自得,身心舒畅。

“腰包有钱了,就应该把居住环境整好一点,提升生活质量嘛。”村民刘永久在自家门前一边喝茶,一边开心地说。(李达元/图文)